行状

xíng zhuàng [xing zhuang]
繁体 行狀
注音 ㄒ一ㄥˊ ㄓㄨㄤˋ

词语释义

行状 xíngzhuàng

(1) 即行述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词语解释

  1. 履历;事迹。

    《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 , 贞 为 信陵令 。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 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2.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 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

引证解释

⒈ 履历;事迹。

《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苏林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勃为归乡令,贞为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孔子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⒉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唐李翱《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忠端公《孝经》,授其子棻堂。”

行状的国语词典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行状的网络释义

行状

  • 行状(xíng zhuàng),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 行状造句

    行状的书写者,是安徽桐城人方旭。
    但从“敌机”飞行状态和掌握的敌情动态上分析,又好似不像是“敌机”。
    检查报警主机的运行状况,及处理突发报警事宜。
    环形交叉口引入信号控制后,其交通运行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此“自导”为“自食其果”之“导”;而对自身纳金乞命、苟且偷生的狼狈行状,也丝毫不加掩饰,并未把自己打扮成抗清志士。
    对飞艇在高风速下的运行状况,或在无限延伸的链条中运行时上层舱室窗户的景观,以及老年人或残疾人上下的便捷程度等方面仍不甚明朗。
    用神经网络方法对真空感应炉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此次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和测量该激光炮在飞行状态下释放的辐射和热当量,以及在波音飞机上使用时的工作状态。
    从当前政府收支的实际运行状况看,确立复式预算框架在重建预算制度中十分具有紧迫性。
    高炉顺行状况得到改善,焦比降低,产量提高。
    它端口与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除与它本身的环行状态有关外,还与第三端口外接负载的反射系数有关。
    以运行状态辩识及专家经验为知识库,将统计法用于推理策略。
    检测浓缩机运行速度监控浓缩机的运行状况,可实现浓缩机故障的超前预知,杜绝浓缩机压耙等事故的发生。
    甲方负责维护乙方在工厂的全部设备,并由甲方提供严格的施工监督和专业人员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况。
    评价水厂中折板絮凝池的实际运行状况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主站端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各子站运行状态和输配电状况。
    书是生命的行状,所以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四大理想“起它一个号、坐它一乘轿、刻它一部稿、讨它一个小”中就有“著书立言”一说。我未能免俗,而且还幻想站得高、尿得远,终于授人以柄,幸好大家都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采用可以入网的无线电手机传输监控装置记录板插件产生的原始数据,并通过基站的机,达到实时监控机车运行状况的目的。
    通过机组运行状态信号的采集分析,进行故障甄别,验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介绍南昌铁路局推行状态修的实践及做法。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zhuàng [zhuang]
    部首: 428
    笔画: 7
    五笔: 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IK
    四角: 33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爿( 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2)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状,犬形也。——《说文》

    且曰献状。——《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

    凡铸金之状。——《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郦道元《水经注》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状类(形似);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4) 情形;状况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传》

    欲死秦军状。——《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状语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巡抚状闻。——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巴陵胜状。——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景状亦近。——蔡元培《图画》

    (5) 又如:现状;状容(形态);状候(情况;状态)

    (6) 聘任或奖励人员的证书 。如:奖状;委任状

    (7) 行状,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传记类

    敢以状私于执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8) 又如:状略(行状的大略);状式(行状的格式)

    (9) 诉状

    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状头(原告人);状儿(状子;起诉书);告状;状呈(即状子);状告(递状控告)

    (11) 书信

    是以前状辄述鄙城,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

    (12) 容貌,面貌

    妾无状。——《汉书·东方朔传》。注:“形貌也。”

    不韦使 楚服相见,王后悦其状,高其智。——《战国策·秦策》

    (13) 礼貌 。常与“无”连用,“无状”即没有礼貌之意

    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 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史记·项羽本纪》

    动词

    (1) 陈述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庄子·德充符》

    再思此言,自状其短,观过知仁,亦足称也。——洪迈《容斋四笔》

    (2) 描绘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文心雕龙》

    (3) 又如:状物(描绘事物);状写描绘

    (4) 描摹

    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form; appearance; shape; of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