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枷

xíng jiā [ xing jia]
注音 ㄒ一ㄥˊ ㄐ一ㄚ

词语释义

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

词语解释

  1. 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

    《水浒传》第三六回:“当厅带上行枷,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无非是 张千 、 李万 。”《水浒传》第五一回:“ 朱仝 只得带上行枷,两个防送公人领了文案,押送 朱仝 上路。”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

《水浒传》第三六回:“当厅带上行枷,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无非是张千、李万。”
《水浒传》第五一回:“朱仝只得带上行枷,两个防送公人领了文案,押送朱仝上路。”

行枷的国语词典

古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

行枷的网络释义

行枷

  • 行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
  •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jiā [ji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LKG
    五行:
    吉凶:
    仓颉: DKSR
    四角: 46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连枷。脱粒用的农具)

    (2) 同本义(农具名)

    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过穗而出其谷也。——《释名·释器用》

    (3) 刑具名 。旧时一种方形木质项圈,在东方国家使用,以套住脖子,有时还套住双手,作为惩罚

    枷,枷锁。——《广韵》

    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隋书·刑法志》

    (4) 又如:枷杻(刑具。木枷和手铐);枷梢(刑具。枷板);枷棒(枷和木杖);枷楔(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

    (5) 通“架”。支持或置物的用具,衣架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衣架)枷。——《礼记·曲礼上》

    动词

    (1) 枷住,上枷

    枷天狗,緤坟羊。——马融《广成颂》

    (2) 又如:枷号(把木枷枷上,标明罪状,号令示众);枷示(上枷示众);枷杖(上枷并杖责);枷革(处于枷刑并予革职)

    英文翻译

    cangue scaffo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ka2 [客英字典] ga1 [陆丰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ka2 [宝安腔] ga1
    ◎ 潮州话:g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求迦戈三開平聲開口三等gʰĭɑ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