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杯

xíng bēi [ xing bei]
注音 ㄒ一ㄥˊ ㄅㄟ

词语释义

1.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2.指传杯饮酒。

词语解释

  1. 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南朝 梁元帝 《燕歌行》:“乍见远舟如落叶,復看遥舸似行杯。”

  2. 指传杯饮酒。

    唐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王琦 注:“传杯而饮曰行杯。” 明 王世贞 《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参见“ 流觴曲水 ”。

引证解释

⒈ 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南朝梁元帝《燕歌行》:“乍见远舟如落叶,復看遥舸似行杯。”

⒉ 指传杯饮酒。参见“流觴曲水”。

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王琦注:“传杯而饮曰行杯。”
明王世贞《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

行杯的网络释义

行杯

  • 行杯,拼音xíng bēi,流觞,流杯。
  •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bēi [be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MF
    四角: 41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 同本义,也称“耳杯”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4) ∶舟船。晋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称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如:杯渡(指僧人云游)

    (5) 酒 。如: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6)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如:金杯;银杯

    量词

    (1) 表示以杯量的量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浊酒一杯家万里。——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一杯水;三杯酒

    英文翻译

    cup, g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b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宝安腔] bui1 [东莞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bui1 [海陆丰腔] b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回平聲合口一等puɒipuai/pu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