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期

xíng qī [ xing qi]
注音 ㄒ一ㄥˊ ㄑ一

词语释义

行期 xíngqī

(1) 出行日期

行期已近
date of departure

词语解释

  1. 出行的日期。

    《左传·昭公七年》:“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寡君将承质币而见於 蜀 ,以请先君之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济宁妇人》:“吾未尝死,昨以需众,行期稍迟,故先行至此相候。”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七:“我把行期改到了明朝,专是为的你呀,你知不知道?”

引证解释

⒈ 出行的日期。

《左传·昭公七年》:“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寡君将承质币而见於蜀,以请先君之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济宁妇人》:“吾未尝死,昨以需众,行期稍迟,故先行至此相候。”
郭沫若《瓶》诗之十七:“我把行期改到了明朝,专是为的你呀,你知不知道?”

行期的国语词典

出发的日期。

行期的网络释义

行期

  • 指出行的日期。
  • 行期的翻译

    英语: departure date, time to leave

    行期造句

    沃尔玛的计划执行期为五年,一切改变都将从缓进行,一来为沃尔玛争取时间解决技术难题,二来也让顾客逐渐适应食品的新味道,达奇先生说。
    西方各投行期待亚洲市场企稳回升,好弥补其因不断增加的政府规定和自营交易部门关闭所带来的收入损失。
    船上有几个让人窒息得难受的船舱,每只船舱里有两架行军床,总是为衣着暴露的妓女占着,在航行期间满足旅客的不时之需。
    不过朴恩惠也十分乖巧,在婚礼举行期间,也发照片给各大传媒,可惜每张照片都只有她自己的样子,老公变成“隐形人”。
    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
    大人的行期尚未定了主见,殷老英雄尚在沂州,不知如何盼望;咱们顷刻便自动身,仰求大人仍命王杰先回报个信息,好令赛花等知道。
    在步行期间,你能多次重复:在将你的思绪关注在五个集中点上面、集中于一点再轮换到下一点,再在思绪真空期结束这个周期。
    活动进行期间主人必须随时准备自行清理宠物之便溺。
    故债务人的债务履行期未至,不发生债权人代位权。
    加速器还可以提供飞行员在流动的空气中正常飞行期间,针对伞具攻角增加的一个很好工具。
    因此,您必须在每次场景执行之后以及测试运行期间检查该文件。
    最后,对于抵押权顺位的先后与所担保债权履行期先后不一致时作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
    诉讼当事人往往基于现实的需要而未约定债务的履行期限,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未定履行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意见未达成一致。
    上星期六游行期间,我看到了彩车。
    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生甘草等配成的中药,以减少发病机会。
    如果同步化成功了,那么同步化开始的时间将会得到保存以在下一次运行期间使用,从而决定需要同步化哪些内容。
    另外,试运行期间暂开通两个人工售票口。
    六合彩盛行期,不具正神身分的树王公成了求明牌的热门对象。
    法新社报道,这一轮禁行措施施行期间,塞拉利昂当局将在弗里敦、邦巴利和洛科港等地区筛查埃博拉感染病例。
    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就要进行期末测验了。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qī,jī [qi,ji]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ADW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CB
    四角: 47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名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eriod of time; date; time limi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梅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陆丰腔] ki3 [宝安腔] ki2
    ◎ 潮州话:ki5 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