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

xíng zhèng chǔ fá [xing zheng chu fa]
注音 ㄒ一ㄥˊ ㄓㄥˋ ㄔㄨˇ ㄈㄚˊ

词语释义

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制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zhèng [zheng]
部首: 425
笔画: 9
五笔: GH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书》

(3) 又如:正己

(4)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5)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名词

(1) 政治;政事

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

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元政紊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言时政者。——清· 张廷玉《明史》

沽名乱政。

(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

(3)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民政;邮政;财政

(4)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如:家政;校政

(5)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7) 官长;主事者

政诸侯。——《墨子·非命上》

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书·立政》

(8) 又如:学政;盐政

(9)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 。如:历官七政

(10) 政权

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12) 朝廷;政府机关

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脱脱《宋史》

(13) 姓

英文翻译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n5 [东莞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陆丰腔] zhin5 [梅县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5 [海陆丰腔] zhin5 [台湾四县腔] tsi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盛清開去聲開口三等tɕĭɛŋcjengh/tjenq
chǔ,chù [chu]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H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O
四角: 23400

详细解释

chǔ

形容词

(1) 定,常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chù

名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英文翻译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3

宋本广韵

[fa]
部首: 520
笔画: 9
五笔: LYJJ
五行:
仓颉: WLIVN
四角: 60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 ,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2) 同本义

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说文》

罚上报下之罪也。——《墨子经》

三让而罚。——《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

小刑宪罚。——《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

忠所罪以遇罚兮。——《楚辞·惜诵》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皆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罚规(处罚的规章);罚约(输者受罚的约定);罚弗及嗣(惩罚罪犯,但不延及子孙)

(4) 对有过失、错误的处分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 又如:罚爵(宴饮时,罚失礼者喝酒的酒器)

(6) 讨伐;杀

致天之罚。——《书·汤誓》

(7) 又如:罚极(因有罪而加以诛杀);罚罪(讨伐或惩处有罪者);罚恶(惩治恶人);罚蔽(罚罪断狱)

(8) 出钱赎罪

五刑不筒,正于五罚——《书·五刑》

(9) 又如:罚锾(纳金赎罪);罚铜(纳铜罚罪);罚赎(出钱赎罪);罚俸(官吏因犯罪而停发薪俸)

(10) 发誓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元· 关汉卿《窦娥冤》

名词

(1) 刑罚

掌受士之金罚,货罚。——《周礼·职金》。注:“罚,罚赎也。”

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求,比周以相为也。——《韩非子·有度》

(2) 又如:罚作(汉代刑罚之一。处轻罪犯以一年苦役);罚神(传说主管刑罚之神)

英文翻译

penalty, fine; punish, penal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