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令

xíng lìng [ xing ling]
注音 ㄒ一ㄥˊ ㄌ一ㄥˋ

词语释义

行令 xínglìng

(1) 行酒令

猜拳行令
play drinkers's wager game

(2) 发布命令

order

词语解释

  1. 发布命令。

    《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淮南子·俶真训》:“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 娲石女氏 《吊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昔者苟政府行令不法也,吾民尚可据理以争,挟气以抗,盖两无法律之可言,唯权力是尊耳。”

  2. 应行节令。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风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其德。”《隋书·音乐志中》:“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辉,祥禽雪映。”

  3. 行酒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同社復置酒 瀑泉亭 ,行令曰:‘有能以瀑泉灌顶,而吟不絶口者,众拜之。’”《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 德夫人 亦让二 云 ( 逸云 、 靚云 )吃菜饮酒,于是行令猜枚,甚是热闹。”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

引证解释

⒈ 发布命令。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
《淮南子·俶真训》:“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
娲石女氏《吊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昔者苟政府行令不法也,吾民尚可据理以争,挟气以抗,盖两无法律之可言,唯权力是尊耳。”

⒉ 应行节令。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风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其德。”
《隋书·音乐志中》:“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辉,祥禽雪映。”

⒊ 行酒令。

宋周密《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同社復置酒瀑泉亭,行令曰:‘有能以瀑泉灌顶,而吟不絶口者,众拜之。’”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德夫人亦让二云(逸云、靚云 )吃菜饮酒,于是行令猜枚,甚是热闹。”
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

行令的国语词典

发布命令。

行令的网络释义

行令

  • 行令,指发布命令;行酒令。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
  • 行令的翻译

    英语: to issue orders, to order sb to drink in a drinking game
    法语: donner des ordres, ordonner qqn de boire dans un jeu à boire

    行令造句

    这群人喜欢行酒令,只要喝酒就准保行令。
    说也怪,侯一娘见了魏云卿,那本已疲惫的身子,立马来了精神,说也有,笑也有,说说笑笑,气氛很是热闹,又和他们猜拳行令,也是样样精通,只把王公子喜得合不拢嘴。
    一个金属小囊装着“死刑执行令”
    小明在听取讨论发言时,潦草地记下了一行令人哭笑不得的笔记。
    哈哈你们这两个小子竟敢挟主行令,害死二当家的!好大的胆子!来人!按山上的规矩灌米酒。
    猜枚行令的,骂人打架的,随处可见。
    在小王婚礼上,宾客们猜拳行令,谈笑风生。
    ,每逢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人们携带酒菜,到此猜拳行令,饱览山中秀丽景色。
    几个朋友也和陪酒女们开始了猜拳行令,几杯“”。
    各家青楼楚馆之中,不时传出一阵阵丝竹与嬉笑之声,间或夹杂着各种猜枚行令、唱曲闹酒的大声喧嚣。
    一顿湖吃海喝,自吹自擂,喝酒行令吆喝四起。
    人们推杯换盏,猜拳行令,整个宴会的气氛异常热烈。
    我在这儿过得非常愉快。这次中国之行令我赏心悦目并且收获很大。你们真是太好了。
    周围客人猜枚行令的鼎沸声音依旧热闹,但许多人在同伴的示意下,注意到店里那奇怪的小和尚。
    雨天站哨,谁的心情都不会好,更何况别人都葳在帐篷里猜拳行令,喝酒避雨。
    除明令公布外,合行令仰知照并转饬所属一体知照。
    此时司令部里觥筹交错、猜枚行令,走杯传盏,笑语喧堂。
    、熊掌、豹筋、白鳝、鲤鱼、野猪、山兔等,能在这荒山野岭吃上这等佳肴的确难得,众英雄吃得高兴,便划拳行令热闹起来。
    逍遥谷以艺入武,造上武之极,夺天地之功,其门人无一不是精通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机械杂工,贸迁种植,斗酒唱曲,行令猜谜者。
    这伙歹徒残害孩子的罪行令人发指。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líng,lǐng,lìng [ling]
    部首: 220
    笔画: 5
    五笔: WYC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NI
    四角: 80302

    详细解释

    líng

    动词

    (1) 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lìng

    lǐng

    量词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

    (2) 另见 líng;lìng

    lì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又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5) 通“命”。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6) 使,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

    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名词

    (1) 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3) 时令,季节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5) 逮捕状,没收状 。如:搜查令;扣押令

    (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10) 官名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4) 名声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5)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形容词

    (1) 美善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3) 吉祥,吉利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连词

    (1) 假使,假设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líng;lǐng

    英文翻译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m1 ling4 l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6 lin2 lin3 [东莞腔] lin5 [沙头角腔] lin5 [陆丰腔] lin6 [梅县腔] lin5 [台湾四县腔] lin5 lin2 lin3 [客英字典] lin5 [宝安腔] lin5 |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lienl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