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説纷揉
词语释义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ng5 [客英字典] zhung5 [台湾四县腔] zung5 [宝安腔] zung5 [海陆丰腔] zhung5 [梅县腔] zhung5 [陆丰腔] zhung5 [东莞腔] zu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終 | 職戎 | 章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cjung/tjung | tɕĭuŋ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ot7 | jet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2) 同本义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3) 旗上的飘带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 扬雄《羽猎赋》
(4) 又如:佩纷(佩饰丝带)
(5) 花边
次席纷纯,左右玉几。——张衡《东京赋》
(6) 祸乱;灾难
唯天轨之不辟兮,何纯絜而离纷!——《汉书》
(7) 争执;纠纷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史记·滑稽列传》
(8) 又如:纷纠(纠纷;纷扰;祸乱);纷哓(争辩不休)
(9) 抹布;拭物的佩巾 。如:纷帨(用来拭物的佩巾)
形容词
(1) 盛多,各种各样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艚又如:纷委(盛多);纷若(盛多的样子);纷营(众多,杂乱);纷郁(盛多的样子)
(3) 杂乱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班其相纷些。——《楚辞·招魂》
涫涫纷纷。——《荀子·解蔽》
狱之放纷。——《左传·昭公十六年》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 序》
(4) 又如:纷腾(杂乱喧腾);纷嚣(纷乱喧嚣);纷错(杂乱的样子);纷纶(乱而多。忙乱);纷罗(排列混乱无序的样子。或指众多并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柔声。本义: 使木弯曲或伸直)
(2) 同本义
揉木为耒。——《易·系辞下》
揉辐必齐。——《考工记·轮人》
(3) 又如:揉辐(烤木使直,以作车轴);揉斫(砍削烤揉);揉木为耒
(4) 用手来回擦或搓 。如:揉眼睛;揉努(按摩);揉弄(搓弄,抚弄);揉挪(揉搓;搓挪);揉捏(搓挪);揉摩(按摩;搓摩);揉擦(搓摩,揩拭);揉濯(搓洗);揉革
(5) 混合;融和 。如:揉合(揉和,融合);揉莒(杂陈);揉错(错杂);揉杂(混杂)
(6) 琢磨 。如:揉炼(揉磨;琢磨)
(7) 摆弄;摆布 。如:揉弄(摆弄);揉砑(折磨);揉藉(践踏挤压)
(8) 驯服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诗·大雅·嵩高》
(9) 又如:揉耳(顺耳)
(10) 牵引
孤舟倦鵐轧,短缆因牵揉。——宋· 苏轼《新滩阻风》
(11) 攀援
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徐霞客游记》
(12) 搔;抓挠 。如:抓耳揉腮
(13) 通“糅”。混杂
帷其纷楺而将落兮。——宋玉《九辩》
不相揉杂。——《世说新语·文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ngiu3 [台湾四县腔] ngiu3 ngio1 ju2 [梅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ngi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3 yi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ngiu3 ngio1 r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柔 | 耳由 | 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nʑĭəu | nju/r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