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赈
繁体
蠲賑
注音
ㄐㄨㄢ ㄓㄣˋ
词语释义
1.亦作"蠲振"。 2.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词语解释
亦作“ 蠲振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山川》:“不获成灾,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 河 决 大名 ,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 刘光第 《美酒行》:“告灾有大府,蠲賑来邻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蠲振”。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引明沉榜《宛署杂记·山川》:“不获成灾,少沾蠲賑。”
《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 河决大名,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刘光第《美酒行》:“告灾有大府,蠲賑来邻疆。”
蠲赈的网络释义
蠲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虫名 。又名“马蠲”、“马陆”。俗称“香油虫”
动词
(1) 除去、驱出、去掉。同“捐”
宜弘大务,蠲略细微。——《后汉书·虑植传》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白居易《杜陵叟》
(2) 又如:蠲资(出资);蠲恤(免去劳役赋税等项,并给与安慰或救济);蠲疴(除去疾病);蠲丁(免除丁口钱);蠲欠(免除积欠租税);蠲平(消除平息)
(3) 清除,疏通
应时而蠲。——扬雄《劇秦美新》
蠲浊而流清。——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4) 又如:蠲疏(清除疏通);蠲涤(清除,除去);蠲荡(清除;废除)
(5) 使清洁
剖腹以蠲肠。——《晋书·皇甫谧传》
(6) 又如:蠲洁(清洁;明洁);
(7) 明示,显示
惠公蠲其大德。——《左传》
(8) 通“涓”。择取
图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时丧。——《书·多方》
英文翻译
the millipede sometimes confounded with the grow-worm; brigh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涓 | 古玄 | 見 | 先合 | 平聲 | 先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kuen | ki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