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忿犀

juān fèn xī [ juan fen xi]
注音 ㄐㄨㄢ ㄈㄣˋ ㄒ一

词语释义

犀骨制的一种妆饰品。相传带之能使人消除忿怒。

词语解释

  1. 犀骨制的一种妆饰品。相传带之能使人消除忿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咸通 九年, 同昌公主 出降……又带蠲忿犀、如意玉。其犀圆如弹丸,入土不朽烂,带之令人蠲忿怒。”

引证解释

⒈ 犀骨制的一种妆饰品。相传带之能使人消除忿怒。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咸通九年, 同昌公主出降……又带蠲忿犀、如意玉。其犀圆如弹丸,入土不朽烂,带之令人蠲忿怒。”

蠲忿犀的网络释义

蠲忿犀

  • juān fèn xī ㄐㄨㄢ ㄈㄣˋ ㄒㄧ
  • 蠲忿犀
  • 犀骨制的一种妆饰品。相传带之能使人消除忿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咸通 九年, 同昌公主 出降……又带蠲忿犀、如意玉。其犀圆如弹丸,入土不朽烂,带之令人蠲忿怒。”
  • 汉字详情

    juān [juan]
    部首: 603
    笔画: 23
    五笔: UWLJ
    五行:
    仓颉: TTWLI
    四角: 8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虫名 。又名“马蠲”、“马陆”。俗称“香油虫”

    动词

    (1) 除去、驱出、去掉。同“捐”

    宜弘大务,蠲略细微。——《后汉书·虑植传》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白居易《杜陵叟》

    (2) 又如:蠲资(出资);蠲恤(免去劳役赋税等项,并给与安慰或救济);蠲疴(除去疾病);蠲丁(免除丁口钱);蠲欠(免除积欠租税);蠲平(消除平息)

    (3) 清除,疏通

    应时而蠲。——扬雄《劇秦美新》

    蠲浊而流清。——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4) 又如:蠲疏(清除疏通);蠲涤(清除,除去);蠲荡(清除;废除)

    (5) 使清洁

    剖腹以蠲肠。——《晋书·皇甫谧传》

    (6) 又如:蠲洁(清洁;明洁);

    (7) 明示,显示

    惠公蠲其大德。——《左传》

    (8) 通“涓”。择取

    图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时丧。——《书·多方》

    英文翻译

    the millipede sometimes confounded with the grow-worm; brigh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玄先合平聲合口四等kuenkiwen
    fèn [fen]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WVNU
    五行:
    仓颉: CSHP
    四角: 80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愤怒,怨恨)

    (2) 同本义

    忿,悁也。——《说文》

    忿,怒也。——《广雅》

    君子以惩忿窒欲。——《易·象传》

    身有所忿窒。——《礼记·大学》

    惩违改忿兮。——《楚辞·怀沙》。注:“恨也。”

    忿慉之气。——《庄子·达生》

    忿,恨也,怒也。——《玉篇》

    伯主约而不忿。——《战国制·秦策》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谋攻》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忿恨(愤怒怨恨);忿气(气愤;生气);忿怒(愤怒);忿疾(愤怒厌恶)

    (4) 用同“奋”。奋力 。如:忿不顾身(即“奋不顾身”);忿力(即“奋力”)

    英文翻译

    get angry; fury, exasp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f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fun5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fun5 [梅县腔] fun5 [宝安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东莞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忿敷粉上聲合口三等pʰĭuənphyonx/phiuun
    [xi]
    部首: 421
    笔画: 12
    五笔: NIR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EHQ
    四角: 77259

    详细解释

    名词

    (1) 犀牛

    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说文》

    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尔雅》郭注

    水犀之甲。——《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黄支国献犀牛。——《汉书·平帝纪》

    正南以文献为献。——《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2) 又如:犀牛望月(形容长久盼望);犀分(划分。古代传说有水兽名水犀,出入有光,水为之分开,故云)

    (3) 犀牛皮

    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张逸少《北征凯旋诗》

    (4) 又如:犀帖(薄犀皮制的帷幔);犀革(犀牛皮)

    (5) 犀牛角 。可入药,也可制器

    饰以文犀。——《文选·曹植·七启》

    (6) 又如:犀箸(用犀牛角做的筷子);犀尘(犀柄尘尾)

    (7) 称人发际隆起的骨 。如:犀骨(如犀角之额骨。所谓贵者之相);犀顶龟纹(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形容词

    (1) 锋利;坚固

    虽有犀舟劲楫,…,有须者也。——《后汉书》

    (2) 又如:犀烛(比喻能明察事理者);犀光(锐利的目光);犀舟(坚固的船只);犀车(坚固的车子);犀兵(锋利的兵器);犀刻(观察事物锐利深刻)

    (3) 强,强大 。如:犀兵(强兵);犀卒(强兵);犀弩(强劲的弓弩);犀军(强兵)

    英文翻译

    rhinoceros; sharp, well-temp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东莞腔] si1 [宝安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shi1 [台湾四县腔] si1 cih1 [梅县腔] si1 [陆丰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海陆丰腔] si1 chi1 [沙头角腔] si1 c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e/seis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