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免

juān miǎn [ juan mian]
注音 ㄐㄨㄢ ㄇ一ㄢˇ

词语释义

蠲免 juānmiǎn

(1) 除去;免除租税、罚款、劳役等

蠲免钱粮
remit;relieve

词语解释

  1. 免除。

    《周书·武帝纪下》:“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 唐 韩愈 《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踰慈母,仁过春阳,租赋之间,例皆蠲免。”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今照前银有限,杂派无穷,先年将存留等银蠲免之后,日渐萧条,库空若扫。”《红楼梦》第九七回:“姨太太这会子家里没人,不如把妆奩一概蠲免。”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一:“凡 徐 、 宿 、 濠 、 泗 ……等郡县,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尽行蠲免三年。”

引证解释

⒈ 免除。

《周书·武帝纪下》:“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
唐韩愈《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踰慈母,仁过春阳,租赋之间,例皆蠲免。”
明沉榜《宛署杂记·铺行》:“今照前银有限,杂派无穷,先年将存留等银蠲免之后,日渐萧条,库空若扫。”
《红楼梦》第九七回:“姨太太这会子家里没人,不如把妆奩一概蠲免。”
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一:“凡徐、宿、濠、泗 ……等郡县,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尽行蠲免三年。”

蠲免的国语词典

免除。

蠲免的网络释义

蠲免

  • 蠲免,汉语词汇。
  • 拼音:juān miǎn
  • 释义:(动)免除(租税、罚款等)。
  • [构成] 并列式:蠲+免 [例句] ~徭役。(作谓语)
  • 蠲免的翻译

    英语: to let sb off (punishment, taxation etc)​, to reprieve sb

    蠲免造句

    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乘机自润。
    于成龙除了请求朝廷蠲免黄州的赋税外,不得已想出了一条下策,利用已经推行的“保甲法”,进行民间赈济。
    一到家,他母亲大声宣布蠲免媳妇当天的各项任务,因为她丈夫回来了。
    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实话跟你东注先生说,圣祖爷定的永不加赋,皇上又年年蠲免钱粮,要不是关税和议罪银子,户部的库底子早就扫他娘的精光了!
    因此,本章最后一节,着重探讨了明代赋税蠲免的一般性运作程序。
    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

    汉字详情

    juān [juan]
    部首: 603
    笔画: 23
    五笔: UWLJ
    五行:
    仓颉: TTWLI
    四角: 8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虫名 。又名“马蠲”、“马陆”。俗称“香油虫”

    动词

    (1) 除去、驱出、去掉。同“捐”

    宜弘大务,蠲略细微。——《后汉书·虑植传》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白居易《杜陵叟》

    (2) 又如:蠲资(出资);蠲恤(免去劳役赋税等项,并给与安慰或救济);蠲疴(除去疾病);蠲丁(免除丁口钱);蠲欠(免除积欠租税);蠲平(消除平息)

    (3) 清除,疏通

    应时而蠲。——扬雄《劇秦美新》

    蠲浊而流清。——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4) 又如:蠲疏(清除疏通);蠲涤(清除,除去);蠲荡(清除;废除)

    (5) 使清洁

    剖腹以蠲肠。——《晋书·皇甫谧传》

    (6) 又如:蠲洁(清洁;明洁);

    (7) 明示,显示

    惠公蠲其大德。——《左传》

    (8) 通“涓”。择取

    图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时丧。——《书·多方》

    英文翻译

    the millipede sometimes confounded with the grow-worm; brigh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玄先合平聲合口四等kuenkiwen
    miǎn [mian]
    部首: 207
    笔画: 7
    五笔: QKQ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AHU
    四角: 274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本字。由于假借为“免除”义,另造“冕”字。假借义:免除,避免)

    (2) 脱掉;脱落

    免,脱也。——《广雅·释诂四》

    左右免胄而下。——《国语·周语中》

    其将不免乎!——《左传·襄公十年》

    免使者而复鼓。——《左传·成公十六年》

    免胄而听命。——《国语·晋语六》

    秦师过 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论衡·道虚》

    (3) 又如:免胄(脱下头盔);免丧(脱去丧服);免绖(脱去麻带而仅着丧服)

    (4) 赦免,释放

    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惠而免之;免囚(被赦免的囚犯);免坐(对罪犯亲属免予治罪);免放(释放);免赦(赦免)

    (6) 逃避灾难或罪过

    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于溷藩以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免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宋· 苏洵《六国论》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免却(避免,防止);免身(脱身免祸)

    (8) 去掉;除掉

    了缘道:“这也容易。但我的徒弟乃新出家的,这个可以免得。望列位做个人情。”——《醒世恒言》

    (9) 又如:免虑(免得挂念);免试;免学费;免俗(不拘世俗常情);免责(不受责备);免掉(消除,除去)

    (10) 罢黜

    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

    宰说,免成役。——《聊斋志异·促织》

    多自免去。——《明史》

    (11) 又如:免去(免除);免册(罢免的册书);免臣(被罢官的人);免退(撤职)

    (12) 豁免 。如:免丁(免除服劳役);免租(免交租税);免债(免除债务);免试(免除考试);免虑(不必挂念,放心)

    (13) 生孩子。同“娩”

    将免者以告。——《国语·越语上》

    妇人免乳大故。——《汉书·外戚传上》

    朔妇免身生男。——《史记·赵世家》

    (14) 又如:免身(分娩);免乳(分娩)

    (15) 不允许 。如:闲人免进

    (16) 分开;分离;别离

    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

    (17) 通“俛”。低头

    冯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战国策·赵策四》

    (18) 通“勉”。努力,尽力

    使百吏免尽。——《荀子·王制》

    免耕杀匿,使农事得。——《吕氏春秋·辩士》

    英文翻译

    spare; excuse from; e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6 mi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1 [东莞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宝安腔] men1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梅县腔] men1 [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陆丰腔] m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辨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mĭɛnmienx/my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