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渎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 蠡湖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常州》:“ 蠡瀆 西北去县五十里, 范蠡 伐 吴 开造。”参见“ 蠡湖 ”。
引证解释
⒈ 即蠡湖。参见“蠡湖”。
引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常州》:“蠡瀆西北去县五十里, 范蠡伐吴开造。”
蠡渎的网络释义
蠡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í
名词
(1)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2) 又如: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3) 另见
lǐ
动词
虫蛀木 。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
蠡,虫啮木中也。——《说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
以追蠡。——《孟子》
(1)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2) 另见
luó
名词
(1) 通“蠃”。蜾蠃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汉· 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3 [宝安腔] li3 [海陆丰腔] li3 [梅县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客英字典] li3 | li5 | lo2 [东莞腔] bok7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離 | 呂支 | 來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lĭe | lie |
详细解释
dòu
名词
(1) 通“窦”。 本义: 洞; 穴
晨, 自 墓门之渎入。——《左传》。 杜预注:“ 墓门, 郑城门。”
(2) 另见
dú
名词
(1) (形声。从水,卖声。本义:水沟,水渠)
(2) 同本义。又特指邑中的沟
渎,沟也。一曰邑中沟。——《说文》
坎为沟渎。——《易·读卦》
开其渎。——《荀子·脩身》
彼寻常之ň渎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小渠也。”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 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渎田(开沟渠而溉田)
(4) 大川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再三渎。——《易·蒙》
(5) 又如: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
动词
(1) 轻慢;不敬
渎货无厌。——《左传·昭公十三年》
不亦渎姓矣乎。——《国语·周语》
(2) 又如:渎奏(臣子向皇帝启奏时用的谦辞);渎宸聪(谦辞。意为冒犯皇帝。宸:王位、帝王的代称);渎控(轻率提出控诉);渎慢,渎亵(轻慢,亵渎);渎聒(轻慢多话)
(3) “渎”又假借为“黩”。贪污 。如:渎货(贪污财物)
形容词
(1) 烦琐 。如:渎请(一再恳请)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g8 (tô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