蟏蛸
繁体
蠨蛸
注音
ㄒ一ㄠ ㄕㄠ
词语释义
蟏蛸
(1) 一种蜘蛛。身体细长,脚很长。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英
词语解释
亦作“蟰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孔颖达 疏:“蠨蛸,长踦,一名长脚。 荆州 河 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 幽州 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网居之,是也。”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共魍魎而相偶,与蠨蛸而为邻。”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长跂》:“蟰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蚑,小蜘蛛长脚也,俗呼为蟢子。” 清 陈睿思 《赠张永夫》诗:“蠨蛸入户苍鼠立,夜寒僵卧牛衣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蟰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引《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孔颖达疏:“蠨蛸,长踦,一名长脚。 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 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网居之,是也。”
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共魍魎而相偶,与蠨蛸而为邻。”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长跂》:“蟰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蚑,小蜘蛛长脚也,俗呼为蟢子。”
清陈睿思《赠张永夫》诗:“蠨蛸入户苍鼠立,夜寒僵卧牛衣中。”
蟏蛸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蛛形纲蟏蛸科蟏蛸属。体细长,暗褐色,螯肢甚长。常栖于水边草际树间,或在室内墙壁间,结网成车轮状。旧时常以为是喜庆的征兆,故也称为「蟢子」。
蟏蛸的网络释义
蟏蛸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a kind of spider with long legs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shāo
(1) ——“蟰蛸”(
):蟢子(2) 另见
xiāo
(1) ——“螵蛸”(
):螳螂的卵块。产在桑树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药。又名“蜱蛸”(2) 另见
英文翻译
long legged spider; octopus; chrysalis of mantis
方言集汇
◎ 粤语:saau1 si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1 sau1 [海陆丰腔] sau1 siau1 [梅县腔] si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seu1 siau1 [宝安腔] siau1 |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1 xiau1 xiau4
◎ 潮州话:sau1 si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1 sau1 [海陆丰腔] sau1 siau1 [梅县腔] si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seu1 siau1 [宝安腔] siau1 |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1 xiau1 xiau4
◎ 潮州话:sau1 s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宵 | 相邀 | 心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sieu | sĭɛ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