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起

fēng qǐ [ feng qi]
注音 ㄈㄥ ㄑ一ˇ

词语释义

蜂起 fēngqǐ

(1) 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飞舞,纷然并起

rise in swarms

词语解释

  1. 亦作“蠭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

    《史记·项羽本纪论》:“夫 秦 失其政, 陈涉 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后汉书·谢弼传》:“今日边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济之!”《宣和遗事》前集:“更兼连岁灾蝗,饿死人遍地,盗贼蜂起。” 清 戴名世 《姚符御诗序》:“ 程舍人 松皋 好为诗,余与 符御 ……尝至 松皋 家,更唱迭和,议论蠭起。”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看 北平 学界,是非蜂起,难办之至,所以最先是劝他不要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蠭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

《史记·项羽本纪论》:“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后汉书·谢弼传》:“今日边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济之!”
《宣和遗事》前集:“更兼连岁灾蝗,饿死人遍地,盗贼蜂起。”
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程舍人松皋好为诗,余与符御 ……尝至松皋家,更唱迭和,议论蠭起。”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看北平学界,是非蜂起,难办之至,所以最先是劝他不要去。”

蜂起的国语词典

形容像蜜蜂成群而起。

蜂起的网络释义

蜂起 (词语)

  • 蜂起,汉语词汇。
  • 拼音:fēnɡ qǐ
  • 像蜂飞一样成群起来。
  • 蜂起的翻译

    英语: to swarm, to rise in masses
    法语: essaimer, répandre, s'éparpiller

    蜂起造句

    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陆上已经是盗贼蜂起,据说连埃拉西亚帝国的首都斯坦德威克城的周围都出现了强盗拦路抢劫行人和商队的恶性事件。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如果盗贼蜂起,税使和债主就消失了。
    起来,大家兴致勃勃,碰杯的镜头蜂起云涌,酒花四溅。
    一时间天下议论蜂起,纷纷揣测赵军究竟能否杀了长安侯?此时,战国邦交风潮又一次旋风般卷起。
    隋炀帝在世之时,滥杀朝臣,穷兵黩武,三征高丽,劳民伤财,多次巡幸江南,国库空虚,致使国内兵民之变蜂起,最终被禁卫军勒死于江都。
    时四方盗贼蜂起,郡县上奏者不可胜计。
    昔日高祖不过乡野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四百余年,气数已尽,盗贼蜂起,海内鼎沸。
    于是盗贼蜂起,百姓被迫沦为草寇。
    但是,如今四方盗贼蜂起,战乱频频,大有用武之地,以宇文部族的力量,未尝不能建立一番功业啊……
    自然盗贼蜂起,造反者也越来越多,偏偏朝廷的大军也是不争气。
    盐阜区土匪亦蜂起,黄桥已被敌占,海安亦有被敌占领可能。
    天下盗贼蜂起,而政府难于剿灭的,往往就是马贼。
    吾观天下异变,盗贼蜂起,书院保护不了大家的安全,所以学院决定,自今日起,学院关闭,你们各自回去谋生路去吧。
    也不知何种原因,偏偏齐宣王举棋不定,竟迟迟没有决策,临淄官场市井间议论蜂起,比自己国家出了事还急色。
    在所有的大小城市中,一时汉奸蜂起中国处于危亡之中。
    他曾忿然推开“导师”的尊号,语带警觉;他暗示死后便有“是非蜂起”、“谬托知己”。
    在那之后,各地的那克巴族会蜂起云涌般的起义,政府军也在开战后不短的时间内整理事态做好了准备吧。
    在诸侯割据,盗贼蜂起的北墟之地,充满传奇色彩的九黎族,虽没落却依然在创造着传说。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T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IHEJ
    四角: 5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夆( fēng)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

    (2) 同本义

    蜂,飞虫螫人者。——《说文》

    蜂虿有毒。——《左传·僖公十二年》

    蜂目而豺声。——《汉书·文元传》

    蜜为液,蜂则阳物也。——《论衡·言毒》

    (3) 又如:蜂虿(蜂与蝎子。泛指小毒虫);蜂臣(指蜂王以外的众蜂);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起不了大作用)

    (4) 特指蜜蜂 。如:蜂粉(蜜蜂采的花粉)

    形容词

    (1) 比喻众多成群

    楚蜂起之将。——《史记·项羽本纪》

    蜂午并起。——《汉书·刘向传》

    谗言之徒蜂生。——《汉书·中山靖王胜传》

    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广东军务记》

    (2) 又如:蜂出(群拥而出);蜂至(群集而至);蜂溃(像蜂群四处飞散样逃亡);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蜂簇(群蜂簇拥)

    (3) 通“锋”。兵器的尖端。引申为锐势,势头

    今君起江东, 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将,为能复立 楚之后也。——《汉书·陈胜项籍传》

    英文翻译

    bee, wasp, hornet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pung1 [台湾四县腔] pung1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pung1 [海陆丰腔] pung1 fung1 [东莞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pung1 bung1 [陆丰腔] pung1 [宝安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bungbʰuŋ
    [qi]
    部首: 716
    笔画: 10
    五笔: FH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RU
    四角: 4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义

    起,能立也。——《说文》

    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

    载起载行。——《诗·小雅·沔水》

    请业则起。——《礼记·曲礼》

    子墨子起。——《墨子·公输》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

    妇亦起大呼。

    (4) 又如:起在(起来);起舞(起身而舞。欢欣的样子);起坐(起立与坐下);起谢(起立谢过)

    (5) 起床

    起视四境。——宋· 苏洵《六国论》

    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起去(指起床);起炕(起床)

    (7) 产生;发生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陈寿《隆中对》

    夫齁声起。——《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8) 又

    火起。

    起于远近之比例。——蔡元培《图画》

    十日而变已起。——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9) 又如:起骒(驴、马发情);起病(生病);起楞(一楞楞高起);起念(产生某种想法)

    (10) 开始;开端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11) 又

    项伯亦拔剑起舞。

    语从何起。——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码);起为头(开头);起工(动工;开工)

    (13) 源起;起因于

    辛苦遭逢起一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14) 又如:起首(发端;原由);起倒(说头;缘由);起本(起因;由来)

    (15) 治愈;病愈。亦谓复苏 。如:起病(庆贺病愈);起死(使病笃者复活);起禾(使禾苗直立复苏)

    (16) 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广起。——《史记·陈涉世家》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君起以伸其愤。——张溥《五人墓碑记》

    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7) 又如:起车(把货物装车,起程出发);起押(押解上路);起马(骑马动身启程);起征(出征)

    (18) 起义,起事,闹事

    并举而争起。——汉· 贾谊《论积贮疏》

    并起而亡秦族。—— 汉· 贾谊《过秦论上》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王起师于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发也。”

    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9) 又

    起兵不克。

    (20) 又如:起点(点兵);起碇(借指军队开拔);起首(起事)

    (21) 隆起,凸起,耸立

    执图诣寺,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石峰片片夹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2) 又

    石块丛起。

    (23) 草拟

    这讣帖底稿,是那个起的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4) 使疏松

    春锄,起地;夏为锄草。——《种谷》。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

    (25) 扶持

    世相起也。——《国语》。韦昭注:“起,扶持也。”

    (26) 取

    先在府县起了文书。——《镜花缘》

    (27) 兴建;建造 。如:起屋(建造房屋);起造(建造);起冢(营造坟墓);起楼(造楼)

    (28) 征收;征召 。如:起差(征派);起集(征集);起动(征用)

    (29) 使死者复活 。如:起尸(使死人复活);起生(死而复生)

    (30) 举用 。如:起废(重新振兴已被废弃的事物)

    (31) 启发 。如:起予(能启发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指启发他人)

    (32) 离开;除去 。如:起油(除油);起钉子(拔除钉子)

    (33) 开启,张开 。如:起齿(张唇露齿;开口);起张(张开;掀开)

    (34) 搬运 。如:起驳(起拨。用驳船将货物运到岸上)

    (35) 出身

    应元起掾吏。——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量词

    (1) 群;组 。如:一起客人;又一起乱兵

    (2) 批 。如:分两起出发

    (3) 次,回 。如:同样的事情,一天发生数起;第二起

    (4) 病例;案例 。如:两起大脑炎;五起离婚案

    介词

    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 。如:起这儿剪下来;我起北京来

    副词

    (1) 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跃起持之哭。——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拿起雨伞就走;抬起头来一看;唱起歌,跳起舞

    (3)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得”连用,表示能或不能经受住,够或不够标准 。如:看得起;看不起;买得起,买不起;经不起考验

    英文翻译

    rise, stand up; go up; begin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3 ki3 [客英字典] hi3 ki3 [台湾四县腔] hi3 ki3 [东莞腔] hi3 [沙头角腔] hi3 ki3 [宝安腔] hi3 [陆丰腔] hi3 [梅县腔]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 潮州话: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墟里上聲開口三等kʰĭəkhix/q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