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

shǔ xiù [ shu xiu]
繁体 蜀繡
注音 ㄕㄨˇ ㄒ一ㄡˋ

词语释义

蜀绣 shǔxiù

(1) 四川刺绣

Sichuan embroidery

词语解释

  1. 也称川绣。以 四川 成都 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据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记载, 蜀 绣当时就已闻名。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川绣。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 蜀绣当时就已闻名。

蜀绣的国语词典

四川省所出产的刺绣品总称,以成都为中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刺绣品,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针法有晕针、切针、拉针等百余种,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蜀绣的网络释义

蜀绣 (刺绣工艺)

  •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 2012年12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蜀绣造句

    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
    花折扇,一笔桥面,梅雨时节梦魂牵,蜀绣面,绣花针细腻为哪般,心点点雨滴落在相思里面,青水畔,锦鲤点燃梅子时节,我对你的祝愿,梅雨快乐。
    欣赏完一楼的蜀绣作品,下到负一楼,只见四座高大的木制器具。
    床檐上挂着喜鹊闹梅帐檐,大红真丝被面上绣着龙凤呈祥、凤穿牡丹,棉布枕套上绣着活灵活现的金鱼,童年的孟德芝,被家里这些美丽的蜀绣深深吸引。
    日前,一场名为“迎国庆、庆重阳”宣传思想进基层的文艺汇演,在郫县安靖镇蜀绣广场上演。
    在汉代,三国,蜀绣和蜀博科交换了马匹和被用来偿还债务。
    早报讯昨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郫县分会场开幕式暨第三届郫县安靖国际刺绣艺术节在郫县安靖镇蜀绣公园隆重举行。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
    事实上,国礼中的蜀绣图案,郫县安靖镇的很多绣娘都绣过。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物产丰饶,川酒、川菜、蜀绣、竹制工艺品等久享盛名。
    是目前国内最大蜀锦、蜀绣展示、保护、研究中心,也是蜀锦、蜀绣文化的宣传窗口。
    蜀绣即川绣。它以其色彩变化丰富和针法细密严齐而闻名。
    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的蜀绣制品于同年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局讲习班和政府完全致力于蜀绣,促进行业的发展。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蜀绣的最早记录是在西汉。
    博物馆由蜀锦、蜀绣等历史文化展示部份和体现历代锦绣纹样的艺术品、工艺品的展示、销售两大部份组成。

    汉字详情

    shǔ [shu]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LQJ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LPLI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后作“蠋”)

    (2) 同本义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3) 古族名、国名、郡名 ,在今四川一带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 巴、 蜀。—— 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传说杜鹃春天啼鸣时声音悲切,以致嘴角流血);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蜀帝(泛指蜀的君主);蜀叟(古族名。叟中一支);蜀中(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蜀王(蜀国的君王);蜀罗(蜀中织造的轻罗);蜀道(蜀中的道路);蜀栈(蜀中的栈道);蜀本(宋时蜀中刻印的书);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称);蜀川(蜀地的川流);蜀茶(蜀地所产的茶);蜀客(指旅居在外的蜀人);蜀国(泛指蜀地)

    (5) 朝代名 。三国时蜀汉的简称。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

    蜀兵伤者极多。——《三国演义·失街亭》

    (6)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蜀刀(四川出产的小刀);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蜀都(古时四川称为蜀,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英文翻译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zug5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宝安腔] zuk7 [东莞腔] s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市玉入聲開口三等zjyuk/zjvkʑĭwok
    xiù [xiu]
    部首: 332
    笔画: 10
    五笔: XTEN
    吉凶:
    仓颉: VMHDS
    四角: 22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 )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绣,五采备也。——《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

    絺绣。——《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

    妾自绣腰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著我绣夹裙。

    朝绣夹裙。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绣幌(乡花的帷幔,窗帘);绣鹄(锦绣的飞禽图梆);绣鹄(绣花的头巾);绣佛(用彩色的丝刺绣成的佛像);绣被(绣有彩色花纹的衾被)

    名词

    (1) 绣花的衣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之夜行,谁知之者?——《史记》

    (2) 又如:绣文(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绣衣、绣服(用彩线刺绣的丝绸衣服);绣裳(绣衣)

    (3) 绣花的物品

    绣十匹,锦三十匹。——《史记·匈奴列传》

    (4) 如:湘绣;苏绣

    形容词

    (1) 绘饰华美的

    文绣有常。——《礼记·月令》

    黼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2) 又如:绣毬(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绣错(色彩错杂如绣)

    (3) 华丽,精致如绣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行我无缘。——杜甫《草堂诗笺》

    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4) 又如:绣口锦心(形容辞句华丽、文思优美);绣阁琼楼(精美秀丽的楼舍);绣闼(雕绘华美的宫中小门);绣草(沿阶草)

    英文翻译

    embroider; embroidery; orna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