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足

shé zú [ she zu]
注音 ㄕㄜˊ ㄗㄨˊ

词语释义

蛇足 shézú

(1) 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

若再多说两句,岂不蛇足了。——《红楼梦》
feet added to a snake by an ignorant artist—sth.superfluous

词语解释

  1. 亦作“虵足”。据《战国策·齐策二》载,数人相约,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因添画足而失其酒。后因以“蛇足”比喻多余无用的事物。

    《后汉书·袁绍传》:“何意凶臣 郭图 ,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韩偓 《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鬚。” 明 徐渭 《论中五》:“多此者,添虵足也;不及此者,断鹤足也;而昧此而妄作者,貂不足也。”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序》:“仿佛总像有什么话倾吐未尽似的,遂竟不避蛇足,写下了这篇神的挽歌。”参见“ 画蛇添足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虵足”。据《战国策·齐策二》载,数人相约,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因添画足而失其酒。后因以“蛇足”比喻多余无用的事物。参见“画蛇添足”。

《后汉书·袁绍传》:“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韩偓《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鬚。”
明徐渭《论中五》:“多此者,添虵足也;不及此者,断鹤足也;而昧此而妄作者,貂不足也。”
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序》:“仿佛总像有什么话倾吐未尽似的,遂竟不避蛇足,写下了这篇神的挽歌。”

蛇足的国语词典

比喻多余无用。参见「画蛇添足」条。

蛇足的网络释义

蛇足

  • 蛇足,1977年3月2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日美混血儿,身高168CM,被称作”永远的33岁“。他是日本的ニコニコ动画(NICONICO动画)上的著名翻唱歌手之一。
  • 蛇足的翻译

    英语: lit. legs on a snake, sth superfluous

    蛇足造句

    目的:研究相对湿度对蛇足石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聚首之约,已属蛇足,把酒言欢,终成画饼;是非对错,尽在人心,各家之理,纵辩何益?当此之时,吾之所念,唯昆仑存亡。
    多年的丛林生活让王合升对大山里的动植物了如指掌,坡垒、鸟巢蕨、蛇足石衫,四线石龙子……他详细向记者介绍遇到的不同物种。
    句中不应有赘余之词,段落中不应有赘余之句,就像画作中不应有蛇足之线条,抑或机器不应有多余之零件。
    竖起头部的巨眼镜蛇足有四层楼高,暗金色的蛇鳞投下的阴影把索伦整个人都遮住了。
    目的考察蛇足石杉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中石杉碱甲和总碱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杉碱甲含量的影响。
    江明喜研究员则终于如愿找到一丛蛇足石杉。每人的塑料袋中,装着心仪的标本。
    这条怪蛇足有合抱粗细,鳞片好像黄金打造一般刺目耀眼,五颗蛇头分朝五方,蛇腹下还有两条没有生长完全的细细的爪子。
    他随手一伸,那条金丝眼镜蛇就出现在他手中,此蛇足有三尺长,倒是不小了。
    突然,坚硬的琉璃瓦破了一个小洞,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竟是掉下一条大蟒蛇来,这大蛇足有碗口那么粗,吐着鲜红的芯子,缓缓地向他梭了过来。
    那黑蛇足有六七尺来长,扁担粗的身上带着一节节雪白横纹,扁平硕大的三角头上生着一个类似“亚”。
    这条蛇足有三米多长。

    汉字详情

    shé,yí [she,yi]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P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JP
    四角: 53112

    详细解释

    shé

    名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如:蛇年(即巳年)

    形容词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1) ——见“委蛇”( wēiyí)

    (2) 另见 shé

    英文翻译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se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2 ji2 [梅县腔] sha2 [海陆丰腔] sha2 ri2 [东莞腔] sa2 [沙头角腔] sa2 [陆丰腔] sha3 [客英字典] sha2 ji5 [宝安腔] sa2 [客语拼音字汇] sa2 y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ĭeje
    [zu]
    部首: 717
    笔画: 7
    五笔: KH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RYO
    四角: 6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 清·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

    (4) 支撑器物的脚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鼎足

    形容词

    (1) 充实;完备;足够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3) 纯的 。如:十足(成色纯)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

    动词

    (1) 使满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3) 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副词

    (1)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英文翻译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3 z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uk7 [宝安腔] zuk7 ziuk7 [台湾四县腔] ziuk7 [客英字典] ziuk7 [海陆丰腔] ziuk7 [陆丰腔] zuk7 [东莞腔] zuk7 [梅县腔] ziuk7 [客语拼音字汇] jiu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句去聲合口三等tsĭucyoh/zi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