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

shé dǎn [ she dan]
繁体 蛇膽
注音 ㄕㄜˊ ㄉㄢˇ

词语释义

蛇的胆囊。可入药。

词语解释

  1. 蛇的胆囊。可入药。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 普安州 有养蛇户,每年五月五日即担蚺蛇入府,祇候取胆……即于腹上约其尺寸,用利刃决之,肝胆突出,即割下其胆,皆如鸭子大,曝乾以备上贡。”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蚺蛇》。

引证解释

⒈ 蛇的胆囊。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蚺蛇》。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普安州有养蛇户,每年五月五日即担蚺蛇入府,祇候取胆……即于腹上约其尺寸,用利刃决之,肝胆突出,即割下其胆,皆如鸭子大,曝乾以备上贡。”

蛇胆的网络释义

蛇胆

  • 蛇胆:蛇胆
  • 蛇胆:中药
  • 蛇胆造句

    蛇胆也是好东西,用酒泡了可以治无名肿毒,用山泉水吞服,可以明目张胆。
    俺老孙拉过狗熊精,给他一粒在肚疼水中泡过的蛇胆,说吃了这个福寿无疆。
    如中成药中有十滴水、黄连上清片、维银翘片、蛇胆川贝液、利胆片等,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尼群地平、地高辛等均在西药的清单之上。
    这血胆酒第一次冲泡,最是增壮力气,疏通经络,像这样大蛇的蛇胆,却也是第一次碰到,我看足以抵得上你苦练三五年之功。
    必须以雪原冰莲、花间蛇胆、大血藤、三翅红蚁、花露参等药材加以中和,调制成龙血酒,罐封十天便可饮用,只是一次不能饮用太多而已。
    在化痰止咳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橘红痰咳液、复方甘草合剂等,不能擅自过量服用,也不宜久服。
    用藏红花、蛇胆、寻骨风、苦参等配伍,磨成粉状,用沸水将药粉沏开,每晚泡一泡脚,即可治疗“冷症”。
    此外,南方农村历来有用青蛙肉槌烂生敷贴在皮肤伤口患处,以治疗局部溃疡等疾病的习俗,还有生吞蛇胆、生饮蛇血,这些都是感染裂头蚴的主要方式。
    这种药剂是用蛇胆提炼而成的。
    这只门耳魔猴见到此景,想都没想的就开始疯狂的给赤练黑蛇胆开肠破肚。
    目的建立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蛇胆川贝液中牛磺胆酸含量的方法。
    五大系列产品,即蛇胆酒,蛇鞭酒,三蛇酒,五蛇酒,以及蛇毒蛇油等衍生物产品。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小海石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效果与蛇胆川贝末的镇咳作用相似。
    把三杯湛清碧绿的蛇胆酒分别递给萧怡、柳诗涵和孙建国道等泡五分钟后喝了,对身体有好处。
    蛇胆川贝液的主要成份是蛇胆汁、川贝母等清化痰火之品,主治痰火壅肺的咳嗽。
    听信江湖“偏方”,生吞活蛙或生蝌蚪或蛇胆求“治病保健”,或是直接敷青蛙肉等土方法消肿,都可能使虫卵通过伤口进入人体。
    没多时,五龙液酒摇身一变,变成了三蛇酒,五蛇酒,七蛇酒,蛇胆酒,蛇鞭酒等等系列蛇酒。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朱毅也知道,蛇胆也是一味补药,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名丹妙药相比,差的还是遥不可及的。
    他心里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胆都在自己肚子中翻腾,他受不了,想把这种苦吐掉,但是这东西刚倒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他一口苦涩。

    汉字详情

    shé,yí [she,yi]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P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JP
    四角: 53112

    详细解释

    shé

    名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如:蛇年(即巳年)

    形容词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1) ——见“委蛇”( wēiyí)

    (2) 另见 shé

    英文翻译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se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2 ji2 [梅县腔] sha2 [海陆丰腔] sha2 ri2 [东莞腔] sa2 [沙头角腔] sa2 [陆丰腔] sha3 [客英字典] sha2 ji5 [宝安腔] sa2 [客语拼音字汇] sa2 y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ĭeje
    dǎn [dan]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JGG
    五行:
    仓颉: BAM
    四角: 76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4) 胆子,胆量,勇气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6)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如:瓶胆,球胆

    英文翻译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干平聲開口一等dandʰ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