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

shé dú [ she du]
注音 ㄕㄜˊ ㄉㄨˊ

词语释义

蛇的毒汁。

词语解释

  1. 蛇的毒汁。

    唐 卢仝 《掩关铭》:“蛇毒毒有影,药毒毒有名,人毒毒在心。” 唐 李贺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啣沙立。”

引证解释

⒈ 蛇的毒汁。

唐卢仝《掩关铭》:“蛇毒毒有影,药毒毒有名,人毒毒在心。”
唐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啣沙立。”

蛇毒的网络释义

蛇毒

  •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
  • 蛇毒造句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
    目前通过捕蛇或养蛇提取蛇毒存在局限性,所以采用基因工程生产高纯度的蛇毒蛋白成为当前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蛇毒引起的血管内凝血可激发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而导致呕血,血尿和内出血。
    鲲蛇毒囊有妙用,雷丸神威惊三人。
    目的探讨蛇伤药酒抗眼镜蛇毒、内毒素及细菌的效果。
    目的从短尾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抗凝蛋白,并对其生化性质进行研究。
    本报值班总编凌晨微博全国求解药,抗蛇毒血清。
    老人手中的三张服务卡显示,两位老人在这里做的养生项目有三个,颅内排毒加全身火疗、颅内排毒加全身经络,蛇毒蛋白血清加前列腺的服务。
    这些部队制造了霍乱、鼠疫、炭疽病、伤寒和鼻疽病等各种传染疾病,其病源体用细菌、蛇毒、鱼毒、氰化物和砒霜等配制出来。
    听说少帅的妻子中了一个哈尼族女人的蛇毒,而那个女人要少帅用牙璋去换取解药。
    蛇毒类凝血酶属于纤维蛋白原裂解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但医生称,没有抗眼镜蛇毒素血清,只能注射抗银环蛇毒素血清和抗蝮蛇毒素血清。
    蝰蛇毒素会破坏血液和神经系统,虽然蝰蛇一吻的毒性不如蝮蛇这么恐怖,但如果将毒素注射进皮肤,那毒性就大了去了。
    由于细胞毒素类免疫毒素能高效、特异地杀伤靶细胞,因此选择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用于肿瘤导向治疗将是一条很有希望的途径。
    五大系列产品,即蛇胆酒,蛇鞭酒,三蛇酒,五蛇酒,以及蛇毒蛇油等衍生物产品。
    据老人服务卡上显示,他们做的三个养生项目分别是颅内排毒加全身火疗、颅内排毒加全身经络、蛇毒蛋白血清加前列腺。
    他家后院种了许多治疗蛇毒的药草,半边莲、滴水珠、景天三七……在这里,老邬总有些新发现。
    目的研究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体内外的抗凝作用及机制。
    金匮回生液含蛇毒中分离出的抗癫痫肽,对用头孢菌素和马桑内酯诱发的大鼠癫痫,有很好的对抗作用。
    眼镜蛇毒性猛烈,攻击性强,还能喷射毒液,是令人谈虎变色的杀手。

    汉字详情

    shé,yí [she,yi]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P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JP
    四角: 53112

    详细解释

    shé

    名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如:蛇年(即巳年)

    形容词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1) ——见“委蛇”( wēiyí)

    (2) 另见 shé

    英文翻译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se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2 ji2 [梅县腔] sha2 [海陆丰腔] sha2 ri2 [东莞腔] sa2 [沙头角腔] sa2 [陆丰腔] sha3 [客英字典] sha2 ji5 [宝安腔] sa2 [客语拼音字汇] sa2 y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ĭeje
    dú,dài [du,dai]
    部首: 511
    笔画: 9
    五笔: GXGU
    姓名学:
    仓颉: QMWYI
    四角: 507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沃入聲開口一等duuk/dvkdʰu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