蛅蟴

zhān sī [ zhan si]
注音 ㄓㄢ ㄙ

词语释义

1.亦作"蛅蟖"。亦作"蛅斯"。 2.一种毛虫。又名杨瘌子。

词语解释

  1. 亦作“ 蛅蟖 ”。亦作“ 蛅斯 ”。一种毛虫。又名杨瘌子。

    《尔雅·释虫》:“蟔,蛅蟴。” 郭璞 注:“蛓属也,今 青州 人呼蛓为蛅蟴。”《说文·虫部》:“蛅斯,墨也。” 段玉裁 注:“此乃食木叶之虫,非木中之蠹。” 桂馥 义证:“《本草》 陶 ( 陶弘景 )云:蛅蟴,蚝虫也。其背毛螫人,生卵形如鸡子,大如巴豆。 陈藏器 云: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身面背上有五色斑文,毛有毒,能螫人。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如雀卵。其虫以瓮为茧,在中成蛹,夏月羽化而蛾生於叶间,如蚕子。”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蛅蟖同其房而不知,螻螘钻其室而不禁。”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雀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蛅蟖”。亦作“蛅斯”。一种毛虫。又名杨瘌子。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雀瓮》。

《尔雅·释虫》:“蟔,蛅蟴。”
郭璞注:“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蛅蟴。”
《说文·虫部》:“蛅斯,墨也。”
段玉裁注:“此乃食木叶之虫,非木中之蠹。”
桂馥义证:“《本草》陶(陶弘景 )云:蛅蟴,蚝虫也。其背毛螫人,生卵形如鸡子,大如巴豆。 陈藏器云: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身面背上有五色斑文,毛有毒,能螫人。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如雀卵。其虫以瓮为茧,在中成蛹,夏月羽化而蛾生於叶间,如蚕子。”
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蛅蟖同其房而不知,螻螘钻其室而不禁。”

蛅蟴的网络释义

蛅蟴

  • 蛅蟴,拼音zhān sī,出处《尔雅·释虫》。
  • 汉字详情

    zhān [zhan]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HKG
    仓颉: LIYR
    四角: 51160

    英文翻译

    a caterpillar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zi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am1 ngiam1 [客英字典] ngiam1 [台湾四县腔] zam1 ngi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si]
    部首: 603
    笔画: 18
    五笔: ADWJ
    仓颉: TLLMI
    四角: 4213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sies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