蚴蜕
繁体
蚴蛻
注音
一ㄡˋ ㄊㄨㄟˋ
词语释义
细腰蜂。
词语解释
细腰蜂。
《广雅·释虫》:“蚴蜕,土蜂,蠮螉也。”《方言》第十一:“蠭, 燕 赵 之閒谓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蚴蜕。” 郭璞 注:“幽悦二音。”
引证解释
⒈ 细腰蜂。
引《广雅·释虫》:“蚴蜕,土蜂,蠮螉也。”
《方言》第十一:“蠭, 燕赵之閒谓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蚴蜕。”
郭璞注:“幽悦二音。”
蚴蜕的网络释义
蚴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某些寄生蠕虫的幼虫,如“胞蚴”、“毛蚴” 。如:蚴虬(龙形蜿曲的样子);蚴蜕(蜂的一种);蚴(龙爬行的样子。屈曲行动的样子。同“蚴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六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黝 | 於糾 | 影 | 幽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幽 | 流 | qyx/yv | ʔiə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虫,兑(
)声。本义:蝉、蛇之类脱皮去壳)(2) 蝉、蛇等脱皮。亦谓鸟换羽
蜕,蝉蛇所解皮也。——《说文》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蜕蝉(蝉脱壳)
(4) 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也叫“蜕”。后因以蜕为死的讳称 。如:蜕骨(脱去凡骨。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蜕化(道教谓人死亡解脱成仙);蜕衣(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蜕壳(指遗骸)
(5) 变化;变质。如:蜕演(蜕化演变);蜕形(蜕化而成的形式);蜕嬗(蜕变演化)
(6) 脱去,除掉。如:蜕濯(清除,洗涤)
名词
(1) 蛇、蝉等动物从身上脱落下来的壳或皮 。如:蝉蜕;蛇蜕;蚕蜕
(2) 尸体
师素不立文字,临去乃为此,与遗蜕俱存。——《徐霞客游记》
(3) 动物的化石
于淮、 济间得一龙蜕,长数十尺。——《五杂俎·卷九》
英文翻译
mol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teoi3
◎ 潮州话:to3 suê3
◎ 潮州话:to3 su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