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氓

chī méng [ chi meng]
注音 ㄔ ㄇㄥˊ

词语释义

敦厚而愚昧的人。语出《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词语解释

  1. 见“ 蚩蚩氓 ”。

引证解释

⒈ 见“蚩蚩氓”。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BHG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UMLI
四角: 22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之声。本义:蚩虫)

(2) 同本义

蚩,蚩虫也。——《说文》

(3) 传说中的一种海兽 。如:蚩尾(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鱼尾形饰物);蚩吻(传说中的怪兽名)

(4) 姓。如: 蚩尤

蚩尤惟始作乱。——《书·吕刑》。马注:“少昊之末九黎君名。”按, 郑注:“ 蚩尤霸天下, 黄帝所伐者,学 蚩尤为此者,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是 黄帝擒于涿鹿者。

形容词

(1) 痴呆,愚蠢

蚩,痴也。——《释名》

儿大黠宗室无蚩者。——《后汉书·刘盆子传》

(2) 又如:蚩骏(痴呆笨拙);蚩伫(鲁钝庸劣);蚩人(愚人);蚩蚩蠢蠢(愚笨蠢动的样子)

(3) 通“媸”。丑陋;丑恶

孰知辨其蚩妍。——《后汉书·张壹传》

(4) 又如:蚩妍(丑与美。同媸妍);蚩鄙(粗野拙劣)

动词

(1) 欺侮

蚩眩边鄙。——张衡《西京赋》。注:“侮也。”

(2) 又如:蚩辱(侮辱;欺压);蚩弄(犹侮弄)

(3) 通“嗤”。讥笑

蚩,笑也。——《苍颉篇》

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三国志·吕蒙传》

终蚩弄而交泄兮,虽近习而不亲。——阮籍《猕猴赋》

英文翻译

worm; ignorant, rustic; la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che1 [宝安腔] ci1 [台湾四县腔] cih1 ce1 [客英字典] chi1 [客语拼音字汇] ci2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赤之平聲開口三等tɕʰĭəchji/tcio
méng,máng [meng,mang]
部首: 225
笔画: 8
五笔: YNNA
五行:
仓颉: YVRVP
四角: 07747

详细解释

máng

名词

(1) ——“流氓”( liúmáng):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2) 另见 méng

méng

名词

(1) (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外来的百姓)

(2) 同本义

氓,民也。——《说文》。按,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而不忧民氓。——《战国策·秦策》

以宽民氓。——《淮南子·脩务》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

(3) 古代称百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

氓家无积而衣服修。——《管子·八观》。注:“谓民家”

(4) 又如:群氓(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蔑称);氓黎(民众,百姓);氓家(民家);氓庶(百姓);氓萌(民众);氓智(人民的聪明才智);氓俗(民俗)

(5) 野民,周朝指居住在鄙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奸巧边萌(氓)。——《史记·三王世家》

(6) 又如:氓隶(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7) 通“泯”。灭,尽

庄王之氓社稷也。——《韩非子·有度》

(8) 另见 máng

英文翻译

people; subjects; vassals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4 man4 m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en2 [海陆丰腔] men2 min2 [客英字典]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宝安腔] men2 min2 mong2
◎ 潮州话:ming5(mîng) [揭阳]mêng5 ,mang5(m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耕耕開平聲開口二等mæŋmreng/ma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