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g,máng [meng,mang]
部首 --
笔画 8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8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C13
仓颉 YVRVP
郑码 SHYH
四角号码 07747
电码 3047
区位码 3505
姓名学
五笔 YNNA
注音 ㄇㄥˊ,ㄇㄤ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155151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氓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愚氓、氓萌、村氓、番氓、流氓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流氓”(liúmáng):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2. 另见méng

〈名〉

  1. (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外来的百姓)

  2. 同本义

    氓,民也。——《说文》。按,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而不忧民氓。——《战国策·秦策》

    以宽民氓。——《淮南子·脩务》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

  3. 古代称百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

    氓家无积而衣服修。——《管子·八观》。注:“谓民家”

  4. 又如:群氓(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蔑称);氓黎(民众,百姓);氓家(民家);氓庶(百姓);氓萌(民众);氓智(人民的聪明才智);氓俗(民俗)

  5. 野民,周朝指居住在鄙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奸巧边萌(氓)。——《史记·三王世家》

  6. 又如:氓隶(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7. 通“泯”。灭,尽

    庄王之氓社稷也。——《韩非子·有度》

  8. 另见máng

详细解释

máng

名词

(1) ——“流氓”( liúmáng):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2) 另见 méng

méng

名词

(1) (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外来的百姓)

(2) 同本义

氓,民也。——《说文》。按,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而不忧民氓。——《战国策·秦策》

以宽民氓。——《淮南子·脩务》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

(3) 古代称百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

氓家无积而衣服修。——《管子·八观》。注:“谓民家”

(4) 又如:群氓(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蔑称);氓黎(民众,百姓);氓家(民家);氓庶(百姓);氓萌(民众);氓智(人民的聪明才智);氓俗(民俗)

(5) 野民,周朝指居住在鄙野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

奸巧边萌(氓)。——《史记·三王世家》

(6) 又如:氓隶(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7) 通“泯”。灭,尽

庄王之氓社稷也。——《韩非子·有度》

(8) 另见 máng

英语翻译

people; subjects; vassals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4 man4 m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en2 [海陆丰腔] men2 min2 [客英字典]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宝安腔] men2 min2 mong2
◎ 潮州话:ming5(mîng) [揭阳]mêng5 ,mang5(mâng)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耕耕開平聲開口二等mæŋmreng/maeng

百度释义

[ méng ]

1. 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氓隶(充当隶役的平民)。群氓。

[ máng ]

1. 〔流氓〕见“流”。

现代汉语词典

氓máng
见〔流氓〕。

氓méng
(名)古代称百姓(多指外来的)。也作萌。

康熙字典

氓【辰集下】【氏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武庚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盲。《說文》民也。《詩·衞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石經註疏》作甿。甿與氓通。《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敎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鄭註》變民言甿,異外內也。甿猶懵。懵,無知貌也。

《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征役。《註》新甿,謂新徙來者也。○按此則氓本同甿,《長箋》以氓爲民,𤱕爲民田,分爲二,非是。

《集韻》謨耕切《韻會》謨盲切,𠀤音萌。義同。

通作萌。《前漢·劉向傳》民萌何以戒勉。《註》萌,與甿同。

《楊愼·經說》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引《周禮》新甿之治,註:新徙來者。○按氓與民音別義同。从亡者,言民易散難聚,非專屬新徙之民而言。《周禮》註:新徙來者,釋新義,非釋甿義。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猶民也,非皆他國新徙之民謂之氓也。《孟子》受廛爲氓,猶受廛爲民,天下之民皆願爲氓,猶皆願爲民也。楊說迂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氓【卷十二】【民部】

民也。从民亡聲,讀若盲。武庚切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氓)民也。詩。氓之蚩蚩。傳曰。氓、民也。方言亦曰。氓、民也。孟子。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矣。趙注。氓者、謂其民也。按此則氓與民小別。葢自他歸往之民則謂之氓。故字从民亡。从民。亡聲。讀若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