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

cán dòu [can dou]
繁体 蠶豆
注音 ㄘㄢˊ ㄉㄡ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蚕豆 cándòu

(1)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果实有荚,种子可食。也称“胡豆”

broad bean

词语解释

  1. 豆的一种。蚕时始熟,荚如蚕形,子可供食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蚕豆》:“蚕豆南土种之, 蜀中 尤多……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豆》:“此即胡豆, 张騫 使 西域 所得,与麦同种同收,亦名蚕豆,以蚕时熟也。”

引证解释

⒈ 豆的一种。蚕时始熟,荚如蚕形,子可供食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蚕豆》:“蚕豆南土种之, 蜀中尤多……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豆》:“此即胡豆, 张騫使西域所得,与麦同种同收,亦名蚕豆,以蚕时熟也。”

蚕豆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蝶形花科蚕豆属,二年生草本。茎粗大、直立、方形、中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春天开蝶形花、总状花序,有清香。荚果为狭长椭圆形、稍扁平、肥厚、被细毛。种子椭圆形,可食用及入药,茎叶可作绿肥。

蚕豆的网络释义

蚕豆 (豆科植物)

  • 蚕豆(学名:Vicia faba L.):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 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花柱密被白柔毛。荚果肥厚,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 (概述图片来源:)
  • 蚕豆造句

    豆焖饭是选用刚摘下的鲜嫩蚕豆,剥壳去皮留下豆米,熟火腿切成指甲大小的片,再把上米掺入二分之一糯米掏洗干净,煮熟控出米汤。
    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和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结果相比,植物根伸长对菲、芘毒性更敏感。
    什么是蚕豆病?怎么才能预防?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这几句话节奏紧凑,音阶很高,好像铁锅上炒蚕豆,都是一个一个蹦出来的。
    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产生。
    汤汁配好后,加入蚕豆粉丝和猪肉、羊肉薄片,肉片肥瘦咸宜。
    因为常年握镜,他左手虎口磨出蚕豆般大小的硬茧,却无怨无悔,他说,自己也许天生就是当内镜医生的材料。
    另外,还要注意少吃硬的食物,比如咬坚果壳、蚕豆,不要紧咬牙等,这个因素容易被忽视。
    哪九鲜各地方内容各有不同,地三鲜主要是苋菜、蚕豆、元麦,树三鲜是梅子、樱桃和香椿头;而水里的三样则是鲥鱼、鲳鱼和黄鱼。
    把一些黄豆、蚕豆、大豆放于斗中间,以手插豆,时间长了手指就变得奇硬非凡。
    有菜田,继续追施腊肥,蚕豆地、豌豆地,冬耕一次疏松土壤为后作棉花创造有利条件。
    苋菜、元麦和蚕豆,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鲜嫩。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研究了三氯乙烯的遗传毒性。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的洒在田埂上,翠绿欲滴的蚕豆苗整齐的立在田埂旁。
    与蚕豆象同时出现的还有豌豆象,它的危害和蚕豆象相似。
    目的探讨并总结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杂粮系列主要有:黄大豆、黑大豆、红小豆、绿豆、蚕豆等。
    同时,农技部门对九个区绿肥割测产的一次调查显示,红花草、蚕豆、金花菜鲜草亩产量也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
    就餐前先吃一把带皮的铁蚕豆,然后喝两大杯柠檬水。
    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蚕豆等。

    汉字详情

    cán [can]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GDJ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KLMI
    四角: 1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

    (2) 同本义 。有家蚕、柞蚕等。蚕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张俞《蚕妇》

    (3) 又如:蚕舍(蚕屋。蚕房);蚕精(蚕神);蚕蜕(蚕眠期所脱的皮)

    (4) 蚕事。养蚕的工作

    罗敷善蚕桑。——《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蚕功(蚕事);蚕母(古时主管蚕事的女官)

    动词

    养蚕 。如:蚕具(养蚕所用的器具);蚕作(养蚕的劳作);蚕耕(养蚕与耕田)

    英文翻译

    silkworms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4 tim5
    ◎ 潮州话:coiⁿ5 [揭阳、潮阳]caiⁿ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典先開上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x/theen
    dòu [dou]
    部首: 704
    笔画: 7
    五笔: GK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T
    四角: 10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英文翻译

    beans, peas; bean-shaped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eu5 [客英字典] teu5 [海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3 [梅县腔] teu5 [陆丰腔] teu6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田候去聲開口一等duh/dowdʰ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