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既

shí jì [ shi ji]
繁体 蝕既
注音 ㄕˊ ㄐ一ˋ

词语释义

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语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孔颖达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词语解释

  1. 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语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杜预 注:“既,尽也。” 孔颖达 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唐 刘禹锡 《砥石赋》:“如景昏而蚀既兮,与肌漆而为癘。”

引证解释

⒈ 日月蚀尽。也称全蚀。

语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杜预注:“既,尽也。”
孔颖达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唐刘禹锡《砥石赋》:“如景昏而蚀既兮,与肌漆而为癘。”

蚀既的国语词典

日、月全蚀。

蚀既的网络释义

蚀既

  • 蚀既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 jì,解释为日月蚀尽。
  •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QNJY
    五行:
    仓颉: NVLMI
    四角: 257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虫等蛀伤物)

    (2) 同本义

    蝕,败创也。——《说文》。字亦作蚀。

    精铜不蠹蚀。——梅尧臣《刘原甫古钱劝酒》

    凡物侵蠹皆曰蚀。——《古今韵会举要》

    (3) 又如:蚀败(蛀蚀败坏);蚀啮(咬啮损坏)。又如:蚀损(由逐渐侵蚀而形成的损坏);蚀剥(剥落)

    (4) 损失;亏耗 。如:蚀本;蚀耗;蚀昴(后因以指精诚感天而出现的天象)

    (5) 日月食

    日月薄蚀。——《史记·天官书》

    其月有薄蚀。——《吕氏春秋·明理》

    (6) 又如:蚀既(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蚀亏(犹亏蚀)

    英文翻译

    nibble away; erode; eclipse

    方言集汇

    ◎ 粤语:sik6
    ◎ 潮州话:sih8

    宋本广韵

    部首: 607
    笔画: 9
    五笔: WV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