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蹊
注音
ㄏㄨㄟ ㄑ一
词语释义
毒蛇藏身的小路。
词语解释
毒蛇藏身的小路。
明 张凤翼 《中解山亭赋》:“隐蠚道与虺蹊兮,伏虯宫与虎穴。”
引证解释
⒈ 毒蛇藏身的小路。
引明张凤翼《中解山亭赋》:“隐蠚道与虺蹊兮,伏虯宫与虎穴。”
虺蹊的网络释义
虺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huǐ
名词
(1) (形声。从虫,兀(
)声。本义:蜥蜴)(2) 同本义
胡为虺蜴。——《诗·小雅·正月》。陆疏:“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毉。”
为虺弗摧。——《国语·吴语》
(3) 又如:虺易(蜥蜴);虺蜓(蜥蜴和壁虎);虺蜥(蜥蜴)
(4) 毒蛇,俗你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
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字汇》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虺,蝰地。——《广雅》
雄虺九首。——《楚辞·天问》
王虺骞只。——《楚辞·大招》
(5) 又如:虺豺(泛指毒蛇猛兽);虺蛇(毒蛇。亦喻恶人);虺民(毒蛇似的人);虺螫(毒蛇咬);虺蛇入梦(生女的徵兆);虺皮(蛇皮)
(6) 另见
hu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large poisonous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3 fi5 wi3 kui3 [梅县腔] fi3 fui3 foi3 wui3 [海陆丰腔] fui3 foi5 wui3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宝安腔] fui3 | foi1 [客英字典] fui3 foi1 fui1 vu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3 fi5 wi3 kui3 [梅县腔] fi3 fui3 foi3 wui3 [海陆丰腔] fui3 foi5 wui3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宝安腔] fui3 | foi1 [客英字典] fui3 foi1 fui1 v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虺 | 呼懷 | 曉 | 皆合 | 平聲 | 佳 | 合口二等 | 皆 | 蟹 | hruai/xoei | xwɐi |
详细解释
xī
名词
(1) (形声。从足,奚声。本作徯。本义:等待)
(2) 小路。亦泛指路
蹊,道也。——《广雅》
步所由道曰蹊。——《释名》
是以间介无蹊。——马融《长笛赋》
不识蹊之所由。——张衡《思玄赋》
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三国演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孟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都邑蹊道居仟一。——《商君书·算地》
(3) 又如:蹊磴(山路上的石级);蹊路(小路,狭路)
(4) 路线;途径 。如:蹊径;蹊隧(门径,门路)
动词
(1) 践踏
牵牛以蹊人之田。——《左传·宣公十一年》
(2) 又如:蹊践(践踏);蹊田(践踏田禾);蹊田夺牛(喻指罪轻罚重,从中谋利)
(3) 另见
q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footpath, trail; t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ka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2 [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hi1
◎ 潮州话:hi5 k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ka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2 [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hi1
◎ 潮州话:hi5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奚 | 胡雞 | 匣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ghe/hei | ɣ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