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

hǔ yá [ hu ya]
注音 ㄏㄨˇ 一ㄚˊ

词语释义

虎牙 hǔyá

(1) 口:向外凸出的犬牙

canine tooth

词语解释

  1. 喻指尖锐的山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尧山 一名 豆山 ……崭絶孤峙,虎牙桀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华不注山 ,单椒秀泽,不连邱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峯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2. 古代将军的名号。喻其猛锐。

    《汉书·匈奴传上》:“ 云中 太守 田顺 为虎牙将军,三万餘骑出 五原 。”《后汉书·盖延传》:“ 光武 即位,以 延 为虎牙将军。” 唐 韩翃 《送刘将军》诗:“明光细甲照錏锻,昨日承恩拜虎牙。”

  3. 突出的门牙。今亦称突出的犬齿。

引证解释

⒈ 喻指尖锐的山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尧山一名豆山 ……崭絶孤峙,虎牙桀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邱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峯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⒉ 古代将军的名号。喻其猛锐。

《汉书·匈奴传上》:“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餘骑出五原。”
《后汉书·盖延传》:“光武即位,以延为虎牙将军。”
唐韩翃《送刘将军》诗:“明光细甲照錏锻,昨日承恩拜虎牙。”

⒊ 突出的门牙。今亦称突出的犬齿。

虎牙的国语词典

老虎的牙。

虎牙的网络释义

虎牙

  • 虎牙,中药材名。本品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功能主治为:①《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②《纲目》:杀痨虫,治a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 虎牙的翻译

    英语: (coll.)​ eye tooth (maxillary canine tooth)​

    虎牙造句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
    虎牙的刀刃划开了刘奇的手掌,而虎牙的锯齿也将手指割开数个裂口,十指连心,那种疼痛深入骨髓。
    看到自己的师父发窘,青衣小僮不禁僵硬的着背过身去,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笑意,两眼弯弯,口中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虎牙。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上以虎牙将军不至期,诈增卤获,而祁连知虏在前,逗留不进,皆下吏自杀。
    一笑露出满嘴的虎牙,一抬头露出满脸的美人痣。
    女孩见他发窘,咯咯笑了起来,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漆黑的瞳孔里晶光闪闪,透着一丝古灵精怪,显得异常调皮。
    虎头山山高峰险,但最险莫过虎牙峰,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小道曲向峰顶。
    打造“八重齿”效果的整容项目目前在东京的牙科诊所?很流行,其中包括在自己的虎牙位置黏上一些非永久性小尖牙。
    当你不喜欢做什么的时候,勉强自己也没用。你想要装得驯服,可你心底那个倔强的女孩在大声说不,露出她雪白而锋利的虎牙。
    如今,儿童“暴牙”、“地包天”、“虎牙”这些曾被忽视的牙齿错颌畸形现象,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
    苍白的小脸,紫青色的薄唇,咧开的嘴角依然露出那颗好看的小虎牙,只是没有以前那样洁白光亮。
    长着一双小眼睛,小巧的鼻子,那张有点婴儿肥的娃娃脸白白嫩嫩的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胖边有两个小梨窝,笑的时候还有两颗小虎牙,白色的娃娃装显得整个人看上去即可爱又活泼。
    小道不远处,一只妖兽朝着易凡这里飞奔而来,是只虎形妖兽,两颗半米长的虎牙极为显眼,面目狰狞,看来刚地面震动是因为它。
    你的眼中有星星,你的口中有虎牙,你的嘴角有梨涡,那笑颜浅浅的少年们,美得那般让人羡慕。
    妹妹咧开的嘴角依然露出那颗好看的小虎牙,只是没有以前那样洁白光亮。
    青岛海关还没收了包括虎骨、虎牙和虎胆在内的其它物品。
    在海上,您会看到许多在陆地上不会看到的风景,如虎牙礁、美人礁和象鼻山等。
    虎牙岭之战箫夜亭死后,龙婴族长蠡辛要杀幻姬为儿子报仇,秦越自然也不肯放过幻姬。
    虎牙就是虎牙,比刀锋更锐利,三下五去二就把虎皮给撕开了。

    汉字详情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ya]
    部首: 441
    笔画: 4
    五笔: AH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VDH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ŋangra/n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