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桀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虎 | 呼古 | 曉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hox/xuu | x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牙 | 五加 | 疑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ŋa | ngra/nge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鸡栖的木桩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2) 小木桩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3) 通“杰”。杰出的人才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4)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5)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如:桀纣(夏桀和商纣,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
形容词
(1) 通“傑”。特出,高出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与其桀相而谋。——《墨子·耕柱》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人主贤则豪桀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杰然特起。——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气杰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桀异(特出优异);桀立(耸立);桀出(突然出,高出);桀木(高大的树)
(3) 凶悍,横暴 。如:桀虏(凶暴的贱寇);桀逆(凶狠暴逆);桀傲(凶暴骄横);桀黠(凶悍狡猾);桀横(凶暴蛮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8 [客英字典] k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梅县腔] kiet8 [宝安腔] ket8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傑 | 渠列 | 羣 | 薛B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giet/gyet | gʰĭɛt |
详细解释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名词
通“位”。爵次、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副词
(1)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p8 [客英字典] lip8 [沙头角腔] lip8 [宝安腔] lip8 [海陆丰腔] lip8 [梅县腔] lip8 [陆丰腔] lip8 [东莞腔] lip8 [客语拼音字汇] lib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立 | 力入 | 來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lĭĕp | l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