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秸
注音
ㄍㄠˇ ㄐ一ㄝ
词语释义
亦作'藳秸'。
祭祀时用的草席。
稻﹑麦等的秆子。
词语解释
亦作“藳秸”。祭祀时用的草席。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宋 苏辙 《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稻、麦等的秆子。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藳秸”。
⒉ 祭祀时用的草席。
引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宋苏辙《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⒊ 稻、麦等的秆子。
引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藁秸的网络释义
藁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稾(稿)”。禾秆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宋· 唐庚《自笑》
(2) 又如:藁砧(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3) 同“稾(稿)”。稿子,草稿 。如:藁草(草稿)
形容词
同“稾(槁)”。干枯 。如:藁草(干草)
英文翻译
straw, hay; dry, with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o3 [海陆丰腔] gau3 go3
◎ 潮州话:g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o3 [海陆丰腔] gau3 go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禾,皆声。农作物的茎杆。如:麦秸) 谷物脱粒后的茎杆 。如:秸子;秸杆;秸席(禾秆做的席子。古代祀神时所用)
英文翻译
stalks of millet, cor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t7 kat7 [客英字典] git7 | kat7 [台湾四县腔] git7 kat7 [梅县腔] kat7 [东莞腔] gai1
◎ 潮州话:g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t7 kat7 [客英字典] git7 | kat7 [台湾四县腔] git7 kat7 [梅县腔] kat7 [东莞腔] gai1
◎ 潮州话:g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戛 | 古黠 | 見 | 鎋開 | 入聲 | 黠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kret/kaet | kæ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