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育

xūn yù [ xun yu]

词语释义

见“薰鬻 ”。

词语解释

  1. 见“ 薰鬻 ”。

汉字详情

xūn [xun]
部首: 301
笔画: 17
五笔: ATG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HGF
四角: 44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熏声。本义:蕙草)

(2)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薰,香草也。——《说文》

薰草,蕙草也。——《广雅》。按,即今零陵香。

叶曰薰,根曰薰是也。——《离骚》王逸注

一薰一蕕。——《左传·僖公四年》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山海经·西山经》

腐鼠在坛,烧薰于宫。——《淮南子·说林》

(3) 又如:薰莸(薰和莸。一种香草和一种臭草;比喻美丑、善恶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烧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兰)

(4) 香气、香味

陌上草薰——江淹《别赋》。注:“香气也。”

(5) 又如:薰薰(酒器弥漫的样子)

动词

(1) 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通“熏”

薰以香,自烧,此用其根也。——《汉书·龚胜传》

(2) 又如:薰鱼;薰鸡;薰服(香熏的衣服。指妓女或妓乐。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故名);薰沐(薰香和沐浴。表示虔敬)

(3) 感化。潜移默化地受影响 。如:薰染(感化,薰陶习染);薰修(佛家语。指修行。因用得修身,好比用香薰衣服,故名)

(4) 烧灼,熏炙

燎薰炉兮炳明烛。——谢惠连《雪赋》。注:“火烟上出也。”

薰胥以刑。——《汉书·叙传》。注:“谓相薰蒸。”

(5) 又如:薰戒(焚香斋戒);薰灼(用烟、火熏烤);薰心(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

(6) 用香物涂身 。如:薰沐(以香料涂身而沐浴。表示恭敬洁净)

形容词

(1) 和暖,温和

蕙风如薰。——左思《魏都赋》。注:“风至之貌也。”

(2) 又如:薰风(柔和的风。指夏季的南风);薰薰(和煦的样子)

(3) 温和的样子

薰然慈仁。——《庄子·天下》。释义:“温和貌。”

(4) 又如:薰然(温和的样子;和顺的样子)

英文翻译

a medicinal herb; to cauter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1 [东莞腔] h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宝安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 潮州话:heng1(hurng) [揭阳]hêng1(heng) [潮阳]hing1(h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云平聲合口三等hyon/xiunxĭuən
[y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C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I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2) 同本义

育,生也。——《广雅》

无遗育。——《书·盘庚》

至如今不育。——《国语·晋语》

子孙蕃育之谓也。——《国语·周语》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易·渐》

(3)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4) 抚养;教育

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子。——《虞书》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5)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英文翻译

produce, give birth to; edu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海陆丰腔] ruk7 ruk8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juk8 [东莞腔] juk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jukj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