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粲

xīn càn [ xin can]
注音 ㄒ一ㄣ ㄘㄢˋ

词语释义

鬼薪和白粲的并称。"鬼薪"和"白粲"均为秦汉时的刑罚名。

词语解释

  1. 鬼薪和白粲的并称。“鬼薪”和“白粲”均为 秦 汉 时的刑罚名。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南朝 梁 袁昂 《谢武帝启》:“幸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宋 苏轼 《和顿教授见寄》:“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参见“ 鬼薪 ”、“ 白粲 ”。

引证解释

⒈ 鬼薪和白粲的并称。“鬼薪”和“白粲”均为秦汉时的刑罚名。参见“鬼薪”、“白粲”。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南朝梁袁昂《谢武帝启》:“幸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宋苏轼《和顿教授见寄》:“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薪粲的网络释义

薪粲

  • xīn càn ㄒㄧㄣ ㄘㄢˋ
  • 薪粲
  • 鬼薪和白粲的并称。“鬼薪”和“白粲”均为 秦 汉 时的刑罚名。《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南朝 梁 袁昂 《谢武帝启》:“幸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宋 苏轼 《和顿教授见寄》:“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参见“ 鬼薪 ”、“ 白粲 ”。
  •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US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YDL
    四角: 44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3)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4) 又如:薪采(采樵,砍柴);薪桂(薪贵于桂。比喻物价昂贵);薪蒸(木材);薪火相传(木柴虽有烧尽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传衍不息。比喻为师徒以道术递相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衍无尽)

    (5) 薪水、薪金的省称 。又如:加薪;薪工(薪金,工资);薪津(薪金);薪给

    动词

    (1) 取以为薪;打柴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南朝梁· 肖统《陶渊明传》

    (2) 又如:薪采(打柴);薪苏(樵采)

    英文翻译

    fuel, firewood; sala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梅县腔] sim1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xin1 [陆丰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càn [can]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HQC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EF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 cán)声。本义:上等白米)

    (2) 同本义;又指美食

    还予授子之粲兮。——《诗·郑风·缁衣》

    (3) 露齿笑

    军人粲然皆笑。——《谷梁传·昭公四年》

    (4) 又如:以博一粲

    形容词

    (1) 鲜明的样子

    粲,文也。——《广雅》

    粲,鲜也。——《释言》

    如此粲者何。——《诗·唐风·绸缪》

    粲粲衣服。——《诗·小雅·大东》。传:“鲜盛貌。”

    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世说新语·排调》

    (2) 又如:粲花(形容言谈生动优美,如百花灿烂);粲粲(鲜明的样子)

    英文翻译

    polish; bright, radiant; smi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n5 can3 [客英字典] can3 [海陆丰腔] can5 can3 [梅县腔] can5 [宝安腔] can3 [客语拼音字汇] c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蒼案去聲開口一等chanh/canntsʰ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