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庶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繁盛;众多。
《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侥倖恩赏之蕃庶,冀望非常之盛典。”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游乎雄都巨邑者,见宫室之壮丽,车马之蕃庶,人民物产之瑰异变怪。”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承平日久,海宇蕃庶。”
滋生;繁衍。
《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畜牧至末事,亦遂赖此心以之孳息,故马亦蕃庶也。” 郭沫若 《沸羹集·分与合》:“但在生息--蕃庶了之后,吃饭又成了严重的问题。”
引证解释
⒈ 繁盛;众多。
引《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侥倖恩赏之蕃庶,冀望非常之盛典。”
明方孝孺《与赵伯钦书》:“游乎雄都巨邑者,见宫室之壮丽,车马之蕃庶,人民物产之瑰异变怪。”
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承平日久,海宇蕃庶。”
⒉ 滋生;繁衍。
引《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
宋程大昌《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畜牧至末事,亦遂赖此心以之孳息,故马亦蕃庶也。”
郭沫若《沸羹集·分与合》:“但在生息--蕃庶了之后,吃饭又成了严重的问题。”
蕃庶的国语词典
众多、极多。
蕃庶的网络释义
蕃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ō
(1) ——吐蕃(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 另见
fān
名,动词
(1) 通“藩”
(2) 篱落;屏障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4) 藩屏;捍卫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5)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
(6)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7) 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
(8) 通“番”
(9) 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如:蕃人(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蕃国(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
(10) 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
(11) 另见
fán
形容词
(1) 同本义
蕃,草茂也。——《说文》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庶草蕃庑。——《书·洪范》。传:“滋也。”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蕃茂(草木繁盛);蕃茏(草木繁盛);蕃华(盛开的花。比喻青春年华)
(3) 众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又如:蕃多(繁多);蕃庶(众多);蕃祉(多福,福泽深厚)
(5) 通“繁”。盛 。如:蕃盛(繁荣昌盛);蕃庶(繁荣富庶)
(6) 通“皤”。白色
周人黄马蕃鬣。——《礼记·明堂位》
(7) 又如:蕃马(白马);蕃发(白发)
动词
(1) 繁殖;增长
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
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
(2)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n1 [海陆丰腔] fan1 pan1 [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宝安腔] fan1 | bi1 [梅县腔] fan2 fan1 [陆丰腔] f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bʰĭwɐn | byan/bva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恕 | 商署 | 書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sjoh/sjvh | ɕ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