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蓑
注音
ㄙㄨㄛ ㄙㄨㄛ
词语释义
1.下垂貌。 2.茂盛貌。
词语解释
下垂貌。
《文选·张衡<南都赋>》:“布緑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 李善 注:“下垂貌。” 唐 白居易 《庭松》诗:“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茂盛貌。
宋 欧阳修 《桐花》诗:“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诗:“初疑舟在浅水行,蓑蓑尺五黏天青。”
引证解释
⒈ 下垂貌。
引《文选·张衡<南都赋>》:“布緑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
李善注:“下垂貌。”
唐白居易《庭松》诗:“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⒉ 茂盛貌。
引宋欧阳修《桐花》诗:“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清黄景仁《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诗:“初疑舟在浅水行,蓑蓑尺五黏天青。”
蓑蓑的网络释义
蓑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词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英文翻译
rain coat made of straw, coir,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词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英文翻译rain coat made of straw, coir, etc.
方言集汇◎ 粤语:s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