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飘动、轻扬貌。
《后汉书·张衡传》:“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珮之参参。” 北周 王褒 《高句丽》诗:“倾杯覆盌漼漼,垂手奋袖娑娑。”《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杳 尝於 约 坐语及宗庙牺樽, 约 云:‘ 郑玄 答 张逸 ,谓为画凤皇尾娑娑然,今无復此器,则不依古。’”
从容自得貌。
清 龚自珍 《书金伶》:“时则必有一人,敝衣冠,面目不可喜,而清丑如图画者,视之如古铜古玉,娑娑然权奇杂厕於其间以为常。”
引证解释
⒈ 飘动、轻扬貌。
引《后汉书·张衡传》:“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珮之参参。”
北周王褒《高句丽》诗:“倾杯覆盌漼漼,垂手奋袖娑娑。”
《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杳尝於约坐语及宗庙牺樽, 约云:‘ 郑玄答张逸,谓为画凤皇尾娑娑然,今无復此器,则不依古。’”
⒉ 从容自得貌。
引清龚自珍《书金伶》:“时则必有一人,敝衣冠,面目不可喜,而清丑如图画者,视之如古铜古玉,娑娑然权奇杂厕於其间以为常。”
娑娑的国语词典
松散、飞扬的样子。
娑娑的网络释义
娑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2) 同本义
娑,舞也。——《说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
(3) 漂动、轻扬的样子
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之参参。——《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
(4) 又如:娑娑(漂扬的样子)
动词
(1) 挑逗
闹清明莺声婉啭,荡花枝蝶翅蹁跹,舞东风剪尾娑人。——元·无名氏《焚儿救母》
(2) 又如:娑人(挑逗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宝安腔] so1 sa1 [客英字典] so1 [海陆丰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娑 | 素何 | 心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ŋĭɛt | sa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2) 同本义
娑,舞也。——《说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
(3) 漂动、轻扬的样子
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之参参。——《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
(4) 又如:娑娑(漂扬的样子)
动词
(1) 挑逗
闹清明莺声婉啭,荡花枝蝶翅蹁跹,舞东风剪尾娑人。——元·无名氏《焚儿救母》
(2) 又如:娑人(挑逗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宝安腔] so1 sa1 [客英字典] so1 [海陆丰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娑 | 素何 | 心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ŋĭɛt | 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