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熬

zhēng áo [zheng ao]

词语释义

指小火慢慢的蒸。

汉字详情

zhēng [zheng]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BIO
五行:
仓颉: TNEF
四角: 44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烝声。本义:麻秆)

(2) 同本义

蒸,析麻中干也。——《说文》。今俗谓之麻骨棓,古烛用之,故凡用麻干葭苇竹木为烛皆曰蒸。

蒸,炬也。——《广雅》

故云烛用蒸也。——《仪礼》疏

(3) 细小的木柴

共祭祀之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给炊及燎,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管子·弟子职》。注:“细薪也。”

以薪以蒸。——《诗·小雅》

(4) 又如:蒸薪(木柴)

(5) 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 。如:蒸烛(古指以麻秆、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6) 中药炮制法之一 。将药物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减弱,熟地黄便成温性而滋肾补血

动词

(1) 假借为“烝”。气体上升

蒸灵液以播云。——嵇康《琴赋》。注:“气上貌。”

阴阳陶蒸。——张华《鹪鹩赋》。注:“气上山貌。”

日气蒸云。——《广东军务记》

(2) 又如:蒸樊(热气郁勃上升);蒸郁(湿气旺盛上升)

(3) 同“烝”。古代祭祀时以牲之全体置于俎上

冬祭曰蒸。——《尔雅》

(4) 又如:蒸禋(祭祀)

(5) 烧煮

素汤米饭蒸卷馒头。——《西游记》

(6) 又如:蒸粟(蒸熟的粟子是黄色的,因以蒸粟比喻黄色);蒸暑(闷热,暑热如蒸);蒸黎(蒸煮野菜)

形容词

(1) 同“烝”。众,多

天生蒸民。——《孟子·告子上》

立我蒸民。——《列子·仲尼》

莘莘蒸徒。——左思《魏都赋》

(2) 又如:蒸天价(满天地;通天地);蒸人(众人);蒸民(众民,人民);蒸庶(百姓,众民);蒸黎(民众)

(3) 热 。如:蒸炎(形容气候闷热);蒸暑(形容盛暑天气闷热);蒸闷(闷热);蒸溽(湿热)

(4) 兴盛的样子 。如:蒸蒸(兴盛的样子)

英文翻译

steam; evapo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n1 [客英字典]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1 [梅县腔] zhin1 [海陆丰腔] zhin1 [宝安腔] zin1 [东莞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煑仍平聲開口三等cjing/tjongtɕĭəŋ
āo,áo [ao]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GQTO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KF
四角: 58334

详细解释

āo

动词

(1) (词源见 áo声)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如:熬白菜;熬豆腐

(2) 另见 áo

其它字义


áo

动词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动词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英文翻译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u4
◎ 客家话:[陆丰腔] ngau3 [东莞腔] ngau2 [沙头角腔] ngau2 ngau5 [海陆丰腔] ngau2 [梅县腔]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宝安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
◎ 潮州话:n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勞平聲開口一等ngauŋ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