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统率;监督。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 璹 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邵陵王 纶 持节董督众军以讨 景 。”
引证解释
⒈ 统率;监督。
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
《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璹为使,董督之。”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纶持节董督众军以讨景。”
董督的网络释义
董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 统率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 主持;主管 。如:董成(主持和谈)
(6)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词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3 [客英字典] dung3 [台湾四县腔] dung3 [陆丰腔] dung3 [东莞腔] dung3 [梅县腔] dung3 [宝安腔] dung3 [客语拼音字汇] dung3
◎ 潮州话:多安2 多翁2 ,dang2(táng) dong2(tóng) <姓>dang2(tá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董 | 多動 | 端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tuŋ | tungx/tu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叔声。本义:察看督促,监督)
(2) 同本义
督,察也。——《说文》
禁督逆祀命者。——《周礼·春官·大祝》
植中枢,立督虑。——《太玄卷一周》
行督责之术。——《史记·李斯传》
离娄督绳。——《汉书·王褒传》
督责大臣。——《汉书·公孙贺传》
闻将军有意督过之。——《汉书·高帝纪》
亮使 马谡督诸军在前。——《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
(4) 督邮(官员。系汉时代表太守督察下属县吏政绩优劣、宣讲教会等的佐吏);
(5) 督责(督察处罚);
(6) 督过(督察责罚);
(7) 督训(督察教育);
(8) 督参(督察参验);
(9) 督诘(督察责问);
(10) 督整(督率整顿);
(11) 督齐(督率整顿);
(12) 督导(勉励);
(13) 督治(督率治理);
(14) 督理(监督治理;督率管理);
(15) 督御(监督治理);
(16) 督统(监督统率;率领);
(17) 督压(监视压服);
(18) 督视(监视);
(19) 督趱(督催赶行。趱:加快);
(20) 督进(督促前进);
(21) 督劝(督促劝勉);
(22) 督缮(督促修缮);
(23) 督催(犹督促);
(24) 督策(督促鞭策);
(25) 督饬(督促命令);
(26) 督迫(犹督促,催迫);
(27) 督切(督促;督责);
(28) 督索(催讨);
(29) 督正(矫正;纠正);
(30) 督听(正听;不偏听)
(31) 责备;责罚 。如:督并(捆绑责打);督笞(杖罚;责打)
(32) 统率,指挥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名词
(1) 统帅诸军的将领
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2) 如:督镇(清代对省一级文武官员的统称);督臣(即总督);督署(总督衙门);督篆(总督的大印)
(3) 中医学名词。督脉 。又如:督任(人体的督脉与任脉)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uk7 [沙头角腔] duk7 [梅县腔] duk7 [台湾四县腔] duk7 [宝安腔] duk7 [陆丰腔] duk7 [东莞腔] duk8 [海陆丰腔] duk7 [客语拼音字汇] d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篤 | 冬毒 | 端 | 沃 | 入聲 | 沃 | 開口一等 | 通 | 冬 | tuok | tuuk/tv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