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

xiāo suǒ [ xiao suo]
繁体 蕭索
注音 ㄒ一ㄠ ㄙㄨㄛ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萧索 xiāosuǒ

(1)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bleak and chilly;desolate

词语解释

  1. 萧条冷落;凄凉。

    晋 陶潜 《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宋 刘过 《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 明 高启 《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柔石 《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2. 疏散;稀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唐 王初 《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 沙河 ,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3. 淡漠。

    《魏书·崔道固传》:“ 安都 视人殊自萧索, 毕捺 固依依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4. 衰颓。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一夜 莲 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5.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元 萨都剌 《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引证解释

⒈ 萧条冷落;凄凉。

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
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⒉ 疏散;稀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
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
《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⒊ 淡漠。

《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 毕捺固依依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⒋ 衰颓。

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⒌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
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萧索的国语词典

云气飘流往来的样子。

萧索的网络释义

萧索

  • 萧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suǒ,形容词。意思是荒凉,冷落,萧条、凄凉;缺乏生机、不热闹;稀疏;淡漠;衰颓;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 萧索造句

    呈现在鲁迅先生面前的故乡是一派萧索凋零的破败景象。
    青衣书生龙眉凤眼,唇红齿白,俊秀潇洒,眼神沧海变幻,漆黑的瞳孔里仿佛有着无尽的落寞,无尽的萧索。
    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秋石,倚立于亭之一侧,呈暗褐色,寓意万物萧索,叶枯翠残。
    秋凉,菊黄,茱萸叶长,又到重阳;云归,雨飞,千山万水,思念相随;叶落,萧索,关山漠漠,情意如昨;鸿雁,翩跹,划过眼帘,留在心间;登高,远眺,敞开怀抱,驱走烦恼;祝福,幸福,收纳百福,一生有福;朋友,长久,遥送问候,愿你无忧!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红尘是一个喧闹又萧索的大戏台,我们装扮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离合悲欢、生老病死。到最后,连自己亦分不清,哪段是真,哪段又是假。演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过了一辈子,那些携手并肩的人,随着光阴,且行且远。
    黄埃散漫风萧索,天地无光日色薄。
    那日,残阳如血。那样绚烂张扬的颜色像是在张牙舞爪地嘲笑世人人心难测,命途多萧索,无处躲。凌乱柠殇。
    黄昏,是寂静的开始,满是霞光的烟岚飘荡在山林里,同时糅杂了繁盛和萧索两种极端的景象。
    寒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情意;萧索的是季节,喧嚣的是心意。寒露到,我把祝福遥寄,跨越思念的距离,愿你快乐幸福永续!
    一旁的柳少阳将这番话听在耳中,虽也是暗暗喟叹,但隐隐觉得吕子通言语间虽是萧索,却大有再闯一番作为之意。
    而提到开化县城则“惟败壁当立,瓦石遍地”,“气象萧索,令人垂涕”。
    日子像流水一样,白马儿溜着溜着,不知穿越了多少名叫光阴的小路,这秋叶落了尽,以萧索的姿态迎接了冬天。书海沧生。
    他们都是深感曹雪芹身世萧索,便铢积寸累,苦心经营,完成续书的。
    在本作中暖色调的天空使得古木寒鸦通常所代表的枯寂萧索景色变得悠闲温暖起来,这跟齐白石在衰年变法物我两忘悠闲自得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人生当真是诸多不能预测,这一秒你在人流涌动的街头大笑,说不定下一秒你就会蹲在萧索无人的小巷哭泣。
    秋已残,落叶凋零,寒风肃肃,天地间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萧索之意。
    秋风劲扫,吹得芳草萋萋枯黄萎凋,满院落叶翻飞,忽的感觉空气中又多了几分萧索,让人顿生寒意。
    萧索的是季节,喧嚣的是心意;寒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情意;无缘的不相逢,有缘的会相聚。霜降到,把祝福遥寄,跨越思念的距离,愿你快乐幸福永续!

    汉字详情

    xiāo [xiao]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V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LL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3)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4) 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 萧。——《左传》

    (5) 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6)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

    (1) 萧条,冷落;荒凉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晋· 陶潜《自祭文》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晋· 刘伶《北芒客舍》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屋舍萧然。——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萧屑(凄凉寂寞);萧梢(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

    (3) 稀疏

    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元· 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

    (4) 又如:萧然;萧瑟

    (5) 草木茂密的样子 。如: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萧蔘(草木茂盛的样子);萧椮(草木茂盛貌)

    (6) 通“肃”( )。恭敬;严肃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后汉书·傅蘷传》

    (7) 洒脱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唐· 顾况《山居即事》

    (8) 又如:萧闲(洒脱悠闲);萧放(萧洒放浪);萧远(萧洒远逸)

    英文翻译

    common artemisia; dejec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