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
词语释义
萧洒
(1)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词语解释
见“ 萧洒 ”。
亦作“ 萧洒 ”。清高脱俗;不拘束。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
清丽;爽朗。
唐 韦应物 《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曾巩 《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冷落;僻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 ,葺 东皋归去来园 ,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舒畅。
唐 白居易 《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 张先 《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姿态自然,不呆板。
唐 元稹 《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 梅尧臣 《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 司马光 《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细雨飘飞貌。
唐 李商隐 《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引证解释
⒈ 见“萧洒”。亦作“萧洒”。
⒉ 清高脱俗;不拘束。
引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曾巩《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
⒊ 清丽;爽朗。
引唐韦应物《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曾巩《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⒋ 冷落;僻静。
引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閒居济州金乡,葺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陶语名目之。”
元耶律楚材《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唐孙华《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⒌ 舒畅。
引唐白居易《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张先《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⒍ 姿态自然,不呆板。
引唐元稹《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梅尧臣《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司马光《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⒎ 细雨飘飞貌。
引唐李商隐《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萧洒的国语词典
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也作「潇洒」。
萧洒的网络释义
萧洒
萧洒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3)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4) 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 萧。——《左传》
(5) 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6)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
(1) 萧条,冷落;荒凉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晋· 陶潜《自祭文》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晋· 刘伶《北芒客舍》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屋舍萧然。——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萧屑(凄凉寂寞);萧梢(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
(3) 稀疏
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元· 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
(4) 又如:萧然;萧瑟
(5) 草木茂密的样子 。如: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萧蔘(草木茂盛的样子);萧椮(草木茂盛貌)
(6) 通“肃”(
)。恭敬;严肃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后汉书·傅蘷传》
(7) 洒脱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唐· 顾况《山居即事》
(8) 又如:萧闲(洒脱悠闲);萧放(萧洒放浪);萧远(萧洒远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2) 同本义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3)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4)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6) 挥洒。多指书写 。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形容词
(1) 潇洒,无拘束 。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如洒豁
代词
咱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副词
非常;很
咱家待你洒好儿的。——《三侠五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沙头角腔] sai5 [梅县腔] sha3 sa3 [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e3 [东莞腔]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e3 [客英字典] se3
◎ 潮州话:sai3(sài) soi2(só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洗 | 先禮 | 心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sex/sej | s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