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为种子植物中最大的一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很少为乔木,有时为藤本,有些种类有乳汁。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果实为瘦果。菊、除虫菊、莴苣、茼蒿、向日葵、橡胶草等都属菊科。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其中,以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等科种类较多。
2、一个小的或者缩减的花朵,特别是草和菊科类植物,譬如雏菊。
3、侧重介绍了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中抗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的特点。
4、例如在十字花科和菊科的植物,柱头的表面产生乳头状单细胞,它具果胶纤维素的壁及一层不连续的角质层。
5、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多见于路边及田野间。
6、这类植物应归入菊科。
7、少为人知,是菊科植物在家庭过敏的潜质,如菊花,雏菊。
8、蜂斗菜与款冬则是菊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
9、一种非洲菊科植物,特别是耳状冠毛菊属、大丁草属以及罗纳属的菊科植物,具有艳丽的头状花序。
10、单子叶植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分别为270种和115种,双子叶植物以豆科和菊科为主,分别为212种和54种。
11、为揭示广西菊科药用植物区系的特点,对该区系的基本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
12、金鸡菊属菊科金鸡菊属的一种植物,尤其是北美的品种,有富丽堂皇的花冠,花色常为黄,少数的呈淡紫色。
13、通过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广西有外来入侵植物114种,隶属于36科80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26种。
14、天人菊一种天人菊属新大陆菊科植物,长有大的冠状花序,由红色或黄色小花组合而成。
15、本文报道广州地区主要菊科杂草瘦果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并描述一新变种。
16、这些抗菌植物主要分布在菊科、唇形科、豆科、百合科、蓼科和伞形科。
17、菊花脑是指一种可以食用的菊科植物头部的嫩茎叶。
18、翠菊:产于中国的一年生菊科植物(翠菊翠菊属),因有引人注目、色彩各异的花冠而被以数种形式广泛种植。
19、黄土高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菊科药用植物53属、113种。
20、优势科主要有豆科、菊科、蔷薇科、唇形科、蓼科。
21、有天然牧草42科,138属,215种,主要是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莎草科和蔷薇科的种。
22、按照对31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和分类学原理,我们认为菊科可分为三个类群。
23、对国产菊科特有属毛冠菊属的花粉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和研究。
24、湖北西部菊科春黄菊族植物有9属,54种,6变种,其中药用植物14种,香料植物7种,鞣料植物1种,花卉2种,蔬菜2种,饲料4种,有毒植物5种。
25、栌菊木是菊科的单型属。
26、对菊科兔耳风属植物叶下花的生境、地域分布、用药概况、植物鉴定、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7、结果:发现贵州菊科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5种,药用新资源42种。
28、一种菊科(万寿菊万寿菊属)的一年生芳香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具有羽状裂叶以及鲜艳的、单生的、黄橙色的头状花束。
29、该属为内蒙古菊科一新记录属。
30、另外,还发现三种菊科植物的电信号中于不同时刻出现频率范围不同的“动作电波”成分。
菊科的国语词典
为双子叶植物中含瓣植物之一科,草本或小灌木,叶互生,或对生,花冠舌状,实为瘦果,种子无胚乳。如蒲公英等。
菊科的网络释义
菊科
菊科的翻译
菊科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匊(
)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菊花”)(2) 同本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采菊东篱下。——晋· 陶渊明《饮酒诗》
松菊犹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菊花。——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菊。——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菊,花之隐逸者。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 又如:菊实(菊花的果实、种子);菊枕(菊花枕头);菊灯(菊花形状的灯笼);菊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菊潭。”)
(4) 姓。如:菊部头(菊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有菊夫人者,人称“菊部头”。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k7 [宝安腔] kiuk7 [台湾四县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客英字典] kiuk7 [东莞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菊 | 居六 | 見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kiuk | gʰ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科 | 苦禾 | 溪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kʰuɑ | khua/q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