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济

huò jì [ huo ji]
繁体 獲濟
注音 ㄏㄨㄛ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得到救助。 得以成功;能够济事。 得以安全航行或渡过 江河等 。

词语解释

  1. 得到救助。

    《西京杂记》卷一:“ 宣帝 被收……﹝臂上﹞繫 身毒国 宝镜一枚,大如八銖钱。旧传此镜照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 宣帝 从危获济。” 晋 潘岳 《马汧督诔》:“皇帝咨故督守 关中侯 马敦 ,忠勇果毅,率厉有方,固守孤城,危逼获济,宠秩未加,不幸丧亡。”

  2. 得以成功;能够济事。

    晋 支遁 《与梅太尉论州符求沙门名籍书》:“伏愿明公扇 唐 风於上位,待白足於其下,使怀道获济,有志俱全,则身亡体尽,毕命此矣。” 唐 元稹 《莺莺传》:“ 红娘 復来,连曰:‘﹝ 崔氏 ﹞至矣!至矣!’ 张生 且喜且骇,必谓获济。” 明 敖英 《绿雪亭杂言》:“物之贱者,时乎获济,其为物也,弘矣!”

  3. 得以安全航行或渡过(江河等)。

    唐 刘禹锡 《因论·儆舟》:“ 刘子 浮於 汴 ,涉 淮 而东……兢兢然累辰,是用获济。” 唐 袁郊 《甘泽谣·韦驺》:“ 騶 亲弟 騋 舟行,溺於 洞庭湖 ……﹝ 騶 ﹞移舟湖神庙下,欲焚其庙,曰:‘千金贾胡,安稳获济,吾弟穷悴,乃罹此殃,焉用尔庙为?’”

引证解释

⒈ 得到救助。

《西京杂记》卷一:“宣帝被收……﹝臂上﹞繫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銖钱。旧传此镜照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
晋潘岳《马汧督诔》:“皇帝咨故督守关中侯马敦,忠勇果毅,率厉有方,固守孤城,危逼获济,宠秩未加,不幸丧亡。”

⒉ 得以成功;能够济事。

晋支遁《与梅太尉论州符求沙门名籍书》:“伏愿明公扇唐风於上位,待白足於其下,使怀道获济,有志俱全,则身亡体尽,毕命此矣。”
唐元稹《莺莺传》:“红娘復来,连曰:‘﹝崔氏﹞至矣!至矣!’ 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
明敖英《绿雪亭杂言》:“物之贱者,时乎获济,其为物也,弘矣!”

⒊ 得以安全航行或渡过(江河等)。

唐刘禹锡《因论·儆舟》:“刘子浮於汴,涉淮而东……兢兢然累辰,是用获济。”
唐袁郊《甘泽谣·韦驺》:“騶亲弟騋舟行,溺於洞庭湖 ……﹝騶﹞移舟湖神庙下,欲焚其庙,曰:‘千金贾胡,安稳获济,吾弟穷悴,乃罹此殃,焉用尔庙为?’”

获济的网络释义

获济

  • (1).得到救助。《西京杂记》卷一:“ 宣帝 被收……﹝臂上﹞系 身毒国 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照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 宣帝 从危获济。” 晋 潘岳 《马汧督诔》:“皇帝咨故督守 关中侯 马敦 ,忠勇果毅,率厉有方,固守孤城,危逼获济,宠秩未加,不幸丧亡。”
  • 汉字详情

    huò [huo]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Q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HK
    四角: 44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蒦( 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2) 同本义

    获,猎所获也。——《说文》

    田获三狐。——《易巽》

    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

    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4) 俘获

    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

    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拿获

    (6) 得到;取得

    获,得也。——《小尔雅·广言》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杨恽《报孙会宗书》

    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

    获莒挐。——《左传·僖公元年》

    获宝玉大弓。——《左传·定公九年》

    获者坐而获。——《仪礼·乡射礼》

    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周礼·朝士》

    获有所闻。——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两人并获释。——《明史》

    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获奖;获匹(获偶。得到配偶);获印(得到官印,意为得官);获成(得到和解,得到成功)

    (8) 得以,能够 。如:获隽(得以考中);获隽公车(会试得中之意。隽:同“俊”,才智过人。汉以公家车递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主人的代称);获申(得以表达);获全(得以保全)

    (9) 遭受 。如:获尤(遭怨恨)

    名词

    (1) 打猎得到的禽兽

    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 常过人矣。——《吕氏春秋》

    (2) 中国古代奴婢的贱称

    行曲则违于臧获, 行直则怒于诸侯。——《韩非子》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动词

    (1) (形声。从禾,蒦( huó)声。本义:收割庄稼)

    (2) 同本义

    获,刈谷也。——《说文》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是获是亩。——《诗·大雅·生民》

    载获济济。——《诗·周颂·载芟》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礼记·儒行》

    以岁之不获也。——《国语·吴语》

    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不耕获。——《易·无妄》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秋获冬藏

    (4) 割取草木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名词

    (1) 收获;收成

    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唐甄《潜书·大命》

    (2) 得到的成果或利益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

    (3) 通“檴”。木名,榆属,叶如榆,皮坚韧,可作姮索甑带

    有冽氿泉,无浸穫薪。——《诗·小雅·大东》。郑玄笺云:檴、落,木名也。

    英文翻译

    obtain, get, receive;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wok6
    ◎ 潮州话:uag8(uâk) [揭阳、潮阳]uêg8(uêk)

    宋本广韵

    jì,jǐ [j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Y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YKL
    四角: 3012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 同本义。

    济,济水也。出 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 汦——《说文》

    济水源出 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 州名

    (5)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形容词

    (1)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3) 整齐美好的样子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5) 另见

    动词

    (1) 渡过水流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3) 帮助;救助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5) 拯救;救济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7) 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9) 成就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1) 停;止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2) 增加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3) 弥补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4) 及,比得上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5) 成;可以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名词

    渡口,过河的地方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形容词

    (1) 整齐,漂亮 。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2) 能干,中用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3) 另见

    英文翻译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i2 zai3
    ◎ 潮州话:zi3(chì) zi2(ch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