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

yào mǐn shì yàn [yao min shi yan]

词语释义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汉字详情

yào [y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XQY
五行:
吉凶:
仓颉: TVMI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3)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

(4) 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

(6) 特指火药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

(7) 芍药的简称 。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8) 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 。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

(9) 姓

动词

(1) 用药治疗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

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

(2) 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

(3) 使中毒或毒杀 。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英文翻译

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plant; medic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1 joek6
◎ 潮州话:腰8 央8 ,iêh8/ioh8(iêh) iag8(iâk)

宋本广韵

mǐn [min]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TX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YOK
四角: 887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 ),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2) 同本义

敏,疾也。——《说文》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3)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4) 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

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5)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

(6)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7)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名词

假借为“拇”。足大指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

英文翻译

fast, quick, clever, smart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 客家话:[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en1 men3 [东莞腔] men3 [宝安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1 mien3 men3 [陆丰腔] mia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台湾四县腔] mien1 men1 m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殞眞B開上聲開口三等眞Bmĭĕnminx/myyn
shì [sh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A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IPM
四角: 33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词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try, exper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

yàn [yan]
部首: 320
笔画: 10
五笔: C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OMM
四角: 781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佥( jiǎn)声。本义:马名)

(2) 同本义

验,马名。——《说文》

(3) 证据;凭证

何以为验。——《史记·晋世家》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史记·商君列传》

(4) 又如:验左(佐证;证据)

(5) 效验,灵验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6) 又如:验方(有效验的药方);明效大验(极为显著的效验)

(7) 征象;征兆

黄为物熟验,白为人老效。——《论衡》

动词

(1) 检查;检验

亦验其辞于正前。——《战国策·齐策》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填行论》

验之以事(用事实验证它)。——《后汉书·张衡传》

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验:检验,证明)。——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验煤;验金;验护照;验数(查数);验复(复查);验实(检查核实);验试(检查试验);验解(查实后解送);验票(查单据、票证)

(3) 试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史记·秦始皇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examine, inspect; verify

方言集汇

◎ 粤语:jim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