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筋汤

róng jīn tāng [rong jin tang]

词语释义

名称:荣筋汤 别名:荣筋汤 组成:人参7分,白茯苓7分,当归7分,甘草4分,官桂4分,黑附子5分,厚朴5分,龙骨8分,黄耆1钱,麦门冬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饴糖少许,生姜3片。

汉字详情

róng [ro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P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2) 同本义

荣,桐木也。——《说文》

荣,桐木。——《尔雅》。注:“即梧桐。”

(3) 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尔雅》

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荣悴(草木的开花与凋萎);荣年(百花争艳的季节);荣色(花的色彩)

(5) 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注:屋翼也。”

暴于南荣。——《上林赋》。注:“南檐也。”

(6) 又如:荣阿(飞檐的曲隅)

(7) 荣誉。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且辱者也而荣。——《吕氏春秋·振乱》

会九世而飞荣。——《南都赋》

(8) 又如:荣级(荣誉爵位);启荣(死后的荣誉)

形容词

(1) 繁茂,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荣谢(草木茂盛与凋零);荣芬(茂盛,繁密);荣旺(植物生长旺盛);荣条(茂盛的枝条);荣敷(荣荣。草木茂盛的样子);荣熙(繁盛)

(3) 繁荣

室宫荣与。——《荀子·大略》。注:“盛也。”

(4) 又如:荣昌(繁荣昌盛);荣泰(繁荣安定);荣怀(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荣茂(繁荣茂盛);荣落(荣盛与衰落);荣畅(荣盛);荣观(荣盛的景观);荣仕(高官显爵);荣逸(显赫安乐);荣国(昌盛之国)

(5) 盛多;丰富

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荀子》

(6) 光荣,荣耀。与“辱”相反 。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荣近(光荣亲近);荣映(荣耀);荣峻(显耀崇高);荣秩(荣耀与官阶);荣辉(荣耀,光彩);荣福(荣耀与幸福);荣践(荣耀的经历)

(7) 富贵;显荣 。如:荣伍(尊显者的行列);显荣(显达荣贵)

(8) 荣华 。如:荣乐(荣华逸乐);荣冀(对荣华富贵的欲望);荣庆(荣华幸福);荣贵(荣华富贵);荣伸(荣华显耀);荣润(光华润泽)

动词

(1) 开花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抛弃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列子》

(3) 使…荣耀;使…光荣

足以荣汝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荣除之庆(封官授爵的喜庆);

(5) 通“营”。经营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否》

(6) 通“荧”。炫惑

不掩欲以荣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英文翻译

glory, honor; flourish, prosper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4
◎ 潮州话: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
tāng,shāng [tang,sh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NRT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SH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shāng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2) 另见 tāng

tāng

名词

(1) (形声。从水,昜( 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shāng;tàng

tàng

动词

(1) 通“烫”。加热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shāng;tāng

英文翻译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1
◎ 潮州话:teng1(thng) tang1(thang) siang1(sia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