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菹

xiàn zū [xian zu]

词语释义

又名青香苋、 红苋菜、红菜、米苋等,为苋科以嫩茎叶供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普遍栽培, 因其抗性强,易生长、喜热、耐旱、耐湿,且病虫害较少,是大众喜爱的夏季主要绿叶蔬菜之一

汉字详情

xiàn [xian]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M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BHU
四角: 44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苋属植物的泛称

斋前自种白苋紫茄。——《南史》

(2) 又如:白苋;刺苋

英文翻译

amaran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n6
◎ 潮州话:hoiⁿ7 [揭阳、潮阳]haiⁿ7

宋本广韵

zū,jù [zu,ju]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IEG
五行:
仓颉: TEBM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沮( )声。本义;腌菜)

(2) 同本义

菹,酢菜也。——《说文》。字亦作葅。

水草之菹。——《礼记·祭统》

七菹。——《周礼·醢人》

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周礼》

(3) 又如:菹醢(盐腌的野菜、肉酱);菹酱(葅酱。酱菜)

(4) 枯干的草

请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管子·轻重甲》

(5) 又如:菹笠(用茅草编织的笠);菹薪(枯槁的草木;柴草)

(6) 草席 。如:菹稭(葅稭。用农作物茎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7) 肉酱

麋鹿为菹。——《礼记·内则》

(8) 又如:菹脍(鱼肉酱);

(9) 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纽菹之兽。——《穆天子传》。注:“吴人呼田猎茸草地曰菹。”

(10) 又如:菹泽(水草繁茂的沼泽地);菹薮(水草繁茂的湖泽)

动词

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菹其骨肉于市。——《汉书·刑法志》

英文翻译

salted or pickled vegetable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1 [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魚平聲開口三等ʧĭocrio/trv

苋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