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蘆葦
注音
ㄌㄨˊ ㄨㄟ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芦苇
(1) 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英
词语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湿地或浅水,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造纸、葺屋、编席等。根茎叫芦根,可供药用。穗可做扫帚。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湿地或浅水,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造纸、葺屋、编席等。根茎叫芦根,可供药用。穗可做扫帚。
芦苇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禾本科芦属,多年生草本。花穗呈紫色,下有白毛,可随风飞散,将种子传到远方。多生长于溪流两岸或沼泽、湿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茎细致光泽,可编织芦帘、芦席。
芦苇的网络释义
芦苇 (禾本科植物)
芦苇造句
芦苇的茎和叶很坚韧,是造纸的好原料。
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于是天空绚烂,芦苇流连。
还有一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
我喜欢绿色,觉得那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颜色。因为故乡的芦苇早已溶入了我的生命,包括那汪绿水,那片芦花。
粽子是一种用竹叶或芦苇叶包成棱形的状的饭团子。
独立在船头,一曲横笛在暮色中飞扬,悠扬的笛声逗弄天上的红云,错落的笛音舞起两岸的芦苇。
江南水乡的秋天,随处能看到一片片芦苇,它们生长在河边,清澈的河水如同一面镜子,把芦苇倒映在水中。
水上游击队利用芦苇荡作为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不覆盖灰白的芦苇。
小河的两岸长了一大片茂密的芦苇。
山坡上这片芦苇花,风吹草动,煞是漂亮。
一千个长满芦苇的沼泽唱起宽恕的歌。
对于压伤的芦苇,不要折断;对于绝望的心,不要轻生。
我喜欢看芦花,看湖中的芦花。那里是我梦的诞生的地方,开始有憧憬和理想的地方。碧绿的湖水,湖中茂密的芦苇和如雪的芦花,伴随我走向人生的旅程。
整段文字有柳条的形状变化,色彩变动,还有芦苇的响声。用词传神精妙。通过这段话,可以想象到这凤是暴风飓风还是旋风。
于是天空灿烂,芦苇流连。
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他不同于芦苇的地方就在于思想。
吹升了芦苇的爱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英文翻译
rushes, r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2)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英文翻译
ree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