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

zhī ma guān [zhi ma guan]
注音 ㄓ ㄇㄚˊ ㄍㄨ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芝麻官 zhīmaguān

(1) 比喻级别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意)

七品芝麻官
low official position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low official position] 比喻级别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意)
七品芝麻官

芝麻官的国语词典

形容地位不高的小官。

如:「他只不过是个芝麻官,架子倒挺大的。」

芝麻官的网络释义

芝麻官

  • 是民间指职位低,权力小的官。
  • 具有诙谐和讽刺意义,河南豫剧《七品芝麻官》就是讲述最底层的官员的故事。
  • 芝麻官的翻译

    英语: low ranking official, petty bureaucrat

    芝麻官造句

    你不过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其奈我何。
    现代白领莫霞,一朝醒来,成为了咸安城九品芝麻官家的庶女许莹然!空间、萌宠、金手指!当然是……
    就是这些小纸片,最终集成了几十万字的《芝麻官悟语》。
    值得关注的是,《侯卫东官场笔记》、《乌纱》、《芝麻官悟语》等官场小说的作者,都是在职官员。
    有感于当芝麻官领导的爸爸!
    当时扮演七品芝麻官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正是如今鹤壁豫剧团团长金不换的恩师。
    左图为王敬瑞的书《芝麻官悟语》,上图为他平时在纸片上记录的为官感悟。
    事实上,在《侯卫东官场笔记》《乌纱》《芝麻官悟语》等热销官场小说背后,均是供职于政府部门的官员作者。
    话说青玉使是迦叶国的当值官吏,辖境内的玉器总官,仅是官拜九正品的小小芝麻官。
    还引出一个不起眼的六品芝麻官兵部主事王阳明;他就是后世并称孔、孟、朱、王中的一王!
    村长不是七品芝麻官,严格意义上,村长根本就不是官,可就是为了这不是官的官,二楞也花了四五万的钱。
    如果你申请建筑许可证,管事的芝麻官显然能从回答“不可以”中得到比说“可以”更大的快乐。
    面对多数读者经验之外的世界,一本《芝麻官悟语》给民众提供了了解官场的另一种可能。
    “芝麻官,千金担”,如何当好发展的“开路人”,我理解,必须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敢于担当,只有勇担当方能大有为。
    当然,周星驰的骂绝对是“艺术”。
    县太爷在官序上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遇见上峰的门官、役卒也得满脸堆笑,打躬作揖,逢上司差遣,更是唯唯诺诺,慎言慎行,毫无为官的威福之厉。
    我的一个学生,也是一位官员,曾向我推荐了王敬瑞写的《芝麻官悟语》一书。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芝麻官,没有什麽太大的权力。
    穿越到古代,恰逢父亲被贬,一朝变成九品芝麻官的女儿,手握解剖刀,且看温氏嫡女如何逆袭。
    虽然只是一个八品芝麻官,但刘伯温勤于职守,执法公正,在任数年“有廉直声”。

    汉字详情

    zhī [zhi]
    部首: 301
    笔画: 6
    五笔: AP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INO
    四角: 443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艸,从之,之亦声。本义:灵芝,菌类植物的一种)

    (2) 同本义

    芝,神草也。——《说文》

    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山鬼》。注:“三秀,芝草也。”

    拔搴元芝兮。——《楚辞·谬谏》。注:“神草也。”

    咀噍芝英兮叽琼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草蒻也。”

    土气和则芝草生。——王充《论衡》

    (3) 也称“木灵芝”。真菌的一种,生于枯木根际。入药,为强壮剂。《神农本草经》有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古人以为瑞草,服之可以成仙

    芝生于土。…芝草延年,仙者所食。——《论衡·验符》

    (4) 又如:芝草(即灵芝);芝圃(相传为仙人栽植灵芝的园圃);芝残(灵芝凋谢。比喻贤德的人凋零);芝艾(芝草和艾草。比喻贵贱、贤愚);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5) 形如菌盖的东西,多指车盖

    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汉书·扬雄传》

    (6) 又如:芝车(古天子、诸侯亲耕籍田时的乘车。也称耕车);芝盖(车盖或伞盖。芝形如盖,故名)

    (7) 香草。也作“芷”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芸。——《孔子家语·在厄》

    好我芳若芝兰。——《荀子·王制》

    譬如芝兰玉树。——《世说新语·言语》

    (8) 又如:芝桂(芝、桂皆为香类的植物,因以喻志行高洁的人);芝髓(芝草的汁液);芝草无根(比喻人的成就,全靠自己的努力,而无所凭藉);芝艾(比喻美恶)

    形容词

    形容华美、华丽 。如:芝颜(美丽的容颜);芝宇(尊颜)

    英文翻译

    sesame; a purplish or brown mushroom thought to have miraculous powers; 'a divine and relicitous plant' (Karlgr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宝安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梅县腔] tje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陆丰腔] zih1 [东莞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ma]
    部首: 1103
    笔画: 11
    五笔: YS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广( yǎn),从林( 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英文翻译

    hemp, jute, flax; ses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2 [客英字典] ma2 [沙头角腔] ma2 [陆丰腔] ma3 [台湾四县腔] ma2 [客语拼音字汇] ma2 [东莞腔] ma2 [梅县腔] ma2 [宝安腔] m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霞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mamra/mea
    guān [gua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RLR
    四角: 30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管制,管理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