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卷

shū juǎn [shu juan]
注音 ㄕㄨ ㄐㄨ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张开或卷起

词语解释

  1. 舒展和卷缩。

    汉 刘胜 《文木赋》:“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宋 陆游 《居室记》:“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 清 吴伟业 《赠松郡副守涪陵陈三石》诗:“湖天摇落云舒卷, 巫山 萧森路折盘。”

  2. 指人事的进退、出处。舒谓伸展其志,卷谓其志不伸而退藏。

    晋 潘岳 《西征赋》:“ 孔 随时以行藏, 蘧 与国而舒卷。” 宋 曾巩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明 高启 《甪里村》诗:“始潜避 秦 君,终出安 汉 嗣。世罗焉能覊,舒卷聊自肆。”

引证解释

⒈ 舒展和卷缩。

汉刘胜《文木赋》:“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宋陆游《居室记》:“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
清吴伟业《赠松郡副守涪陵陈三石》诗:“湖天摇落云舒卷, 巫山萧森路折盘。”

⒉ 指人事的进退、出处。舒谓伸展其志,卷谓其志不伸而退藏。

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 蘧与国而舒卷。”
宋曾巩《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明高启《甪里村》诗:“始潜避秦君,终出安汉嗣。世罗焉能覊,舒卷聊自肆。”

舒卷的国语词典

张开或卷起。

舒卷的网络释义

舒卷

  • 舒卷,汉语词汇。
  • 拼音:shū juǎn
  • 指舒展和卷缩。
  • 见汉 刘胜 《文木赋》:“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 舒卷造句

    一天好心情不仅从清晨开始,而是从心晨开始。保持好状态,让心晨明朗阳光,给心城自由开放,还新晨如云舒卷。朋友,早安。
    可张火丁轻抚丈夫的胸口,上下打量观察有无受伤,两个人在房中,所有的关切都是舞蹈,有诗一般的境界和庄严,而在用到水袖的时候,又舒卷自如。
    她本是柒尘谷一小小医师,岩栖谷饮,舒卷从时。
    半柱香的时间悄悄流过,没有人回答他的话,唯独那游丝般的细风轻轻擦过眉间,发梢,带动着黑布幅巾舒卷开合。
    湛蓝的天空,白云舒卷,清风轻拂,鸟行振翅,高翔天地,雀鸣朗空,把东区街道衬托得无比之美。
    夏天的绚丽,牵着红蜻蜓飞远;秋天的静美,伴随萤火虫飘散。轻风翻阅着岁月的记忆,云朵舒卷着无尽的思念,愿幸福快乐陪伴你的身边。朋友,早安。
    接着不等秦炎变招,逍遥子右臂上扬,链剑随之而起,自空中舒卷,锵啷一声脆响,骤然砸下,来势极快。
    人生如潮起潮落,这需要我们做到宠辱不惊,舒卷自如。
    青春如松树,青翠胜五彩,青春如祥云,舒卷夜又明,青春如牡丹,百花最鲜艳,青春如清泉,潺潺永不停。青年节到了,祝所有人青春无敌!
    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
    飘在黄岗山顶的云,洁净无瑕,悠闲轻松,舒卷自如。
    这就像人的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才算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不过分。
    杨绛的敏感、警醒是天性上的,其人其文,皆在天真烂漫舒卷自如之中,匠心存焉,就像她捕捉到的真实的童年意象里,饱含对父母亲充满着理解的尊敬那样。
    不管雨落的是大是小,如果是在清晨,伴我从梦中悠然醒来,就成了清凉舒卷的心意。清新亮亮的,我一天的心情就有了依靠。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老子 
    身正当如山,顶天立地。量大当如海,不厌川溪。志坚当如松,四季常碧。气闲当如云,舒卷随意。节直当如竹,傲然挺立。品洁当如莲,不染淤泥。
    只见舞台上的于苗,身段婀娜、莲步飘逸,长短水袖舒卷自如,抛、抓、挑、抖、甩、翻、扬……颇见功夫。
    重檐翘角上雕龙欲飞,流云舒卷,山背上宝塔挺立,双龙戏珠,下面石柱居中的则是一对蟠龙盘绕,云彩流动。
    云也淡了,丝丝缕缕,舒卷自如,在空中变着奇幻的魔术。
    站在栖秀山脚仰眺,明净碧空中流云舒卷自如,如一群挣脱了俗世枷镣的隐士,白衣飘飘结伴驰行。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220
    笔画: 12
    五笔: WFK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RNIN
    四角: 876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2) 同本义

    舒,伸也。——《说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3)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快乐无忧的样子);舒啸(舒怀啸歌);舒筋活血(使筋肉舒适,血脉流通);舒启(伸展);舒达(伸展分布);舒布(展开;散布)

    (4) 展现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宋· 苏轼《浣溪沙》

    (5) 宣泄积滞,抒发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舒愤(抒发愤懑);舒忧(抒发忧思,忧虑);舒泄(抒发,发泄);舒和(抒发阳和之气);舒情(抒发情怀);舒泻(抒发,发泄)

    形容词

    (1) 徐;迟缓;舒缓

    舒,舒缓也。——《说文》

    舒,缓也。——《尔雅》

    舒,迟也。——《广雅》

    舒而脱脱兮。——《诗·召南·野有死麕》

    舒窈纠兮。——《诗·陈风·月出》。传:“迟也。”

    君子容舒迟。——《礼记·玉藻》

    (2) 又如:舒舒(缓慢的祥子);舒和(舒缓和顺);舒扬(举止从容不迫);舒暇(从容不迫貌);舒迟(犹舒徐。从容不迫貌);舒慢(迟缓懈怠);舒徐(自如;从容不迫)

    (3) 舒畅

    宾客意少舒。——林嗣环《口技》

    (4) 又如:舒摊(舒适);舒怀(开怀;心情舒畅);舒舒(心胸安和宽广的样子)

    (5) 宽;广阔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副词

    徐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文翻译

    open up, unfold, stretch out; comfortable, easy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 客家话:[陆丰腔] shu1 [台湾四县腔] su1 [客英字典] shu1 [海陆丰腔] shu1 [梅县腔] shu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傷魚平聲開口三等sjo/sjvɕĭo
    juàn,juǎn [juan]
    部首: 230
    笔画: 8
    五笔: UDBB
    姓名学:
    仓颉: FQSU
    四角: 90712

    详细解释

    juǎn

    动词

    (1) (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声。( quǎn)本义:膝曲)

    (2)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4)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风卷地白草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又如:卷地(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气势浩大);卷包(犹言席卷);卷篷(风卷飞篷)

    (6) 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如:卷袖子;卷裤腿

    名词

    (1) 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如:胶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衮”。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礼记·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礼记·祭义》

    量词

    (1) 把纱、线或电影胶片、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如:几卷电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如:一卷钞票

    动词

    (1) 〈方〉∶骂 。如:卷骂(大骂)

    (2) 断绝

    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史记》

    (3) 犹聚

    舞《云门》、《大卷》。——《周礼》。贾公彦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

    (4) 隐藏 。如:卷怀(收藏;有隐退不仕之意);卷迹(敛迹;退隐)

    (5) 另见 juàn

    juàn

    名词

    (1) 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如: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 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试卷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6) 档案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东坡右手执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画卷;书卷

    (9) 另见 juǎn

    英文翻译

    scroll; curl; make a com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2 gyun3 k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3 [东莞腔] g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gen3 [陆丰腔] kian5
    ◎ 潮州话:geng2 (旧时:kńg) guang2 (kúang)「潮州」guêng2 (kú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