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手

shě shǒu [ she shou]
繁体 捨手
注音 ㄕㄜˇ ㄕㄡˇ

词语释义

放开手;放下手。

词语解释

  1. 放开手;放下手。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八:“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捨手试看么。” 宋 魏衍 《彭城陈先生集记》:“初,先生学於 曾公 ,誉望甚伟,及见 豫章 黄公 庭坚 诗,爱不捨手,卒从其学。”

引证解释

⒈ 放开手;放下手。

唐吕岩《七言》诗之三八:“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捨手试看么。”
宋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初,先生学於曾公,誉望甚伟,及见豫章黄公庭坚诗,爱不捨手,卒从其学。”

舍手的网络释义

舍手

  • 舍手,汉语词汇,拼音shě shǒu,意思是放开手;放下手。
  • 汉字详情

    shě,shè [she]
    部首: 614
    笔画: 8
    五笔: WF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JR
    四角: 80604

    详细解释

    shě

    动词

    (1) 放在一边;丢开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3) 放弃;舍弃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5) 废止、停止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7) 布施,施舍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11) 发,发射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13) 另见 shè

    sh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如:舍人(公子;少爷)

    代词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词

    (1) 置;安置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3) 住宿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5) 休息;止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安排住宿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7) 宿营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8) 另见 shě

    英文翻译

    house, dwelling; dwell, re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se2 se3 se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5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a3 sa4 [海陆丰腔] sha5 sha3 [陆丰腔] sha5 [沙头角腔] sa5 sa3 [客英字典] sha3 sha5 [宝安腔] sa5 [东莞腔] sa5 [梅县腔] sha3 sha5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冶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ɕĭasjax/sjaa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