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

zhì bìng jūn [zhi bing jun]

词语释义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病菌〗。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在食品生产链条各环节存活致病菌状况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迄今为止,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致病菌是如何通过释放毒素或者刺激免疫系统的方式影响大脑的。
3、麻风杆菌是第一个被认为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致病菌,由挪威人——阿莫尔·汉森(上图)发现。
4、这项研究给了研究人员研究其他一些学科的启示,例如动物传播疾病,动物的活动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致病菌的传播。
5、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表明在肉加工厂中有高度丰富的原生生物种群,并且这些种群中包括那些著名的食源性致病菌。
6、依据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的方法目前被应用于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7、错,即使是最健康的动物也会携带致病菌,如大肠杆菌O157菌种、弯曲菌和沙门氏菌都可能污染乳品。
8、所有国家都易于发生致病菌传播并遭受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
9、对低级抗生素无意识的滥用为耐抗生素致病菌的滋生创造了绝佳的环境。
10、有时候,消费者们需要采取一些自主行为来避免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一类的食源性致病菌。
11、这些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新生霉素等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肤和多粘菌素已经产生耐药性。
12、这些纳米级的传感器将沿着血流漂流,直到它们遇到有毒化学物质或致病菌。
13、科学家测出了伤寒致病菌的基因组序列,他们说这一举措可能改善这种疾病的诊断和追踪,而且可能帮助新的疫苗接种策略。
14、然而科赫后来发现,一些健康的人能毫无症状地携带某种特定致病菌,而且一些人暴露于狂犬病菌却依然没有患上狂犬病。
15、致病菌能钻过我们制造出来药物的一个个漏洞并不断进化,这多亏了我们自己对药物的错用滥用。
16、这次疫情的致病菌从未在任何动物体内检出,所以很可能它是从环境中直接进入人体。
17、致病菌潜伏时期:当索赔者诉讼他们因今晨所吃的汉堡使他们生病的时候,他们通常已经神志不清了。
18、他因为细菌感染患了一场发热,但是药物对致病菌的作用不大。
19、这些科学家检查了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的99种菌株。
20、根据致病菌潜伏期,这个人午餐不太可能是他疾病的源头。
21、猪链球菌是引起越南成人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并且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可能如此,但这种可令人致残的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视了。
22、我们认为从扁桃体表面获得的咽拭子培养并不能总是显示扁桃体真实的致病菌。
23、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
24、支原体是引起不育的致病菌之一。
25、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致病菌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26、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显著升高,条件致病菌和酵母样真菌检出机会显著增多;

致病菌的网络释义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一般所说的致病菌指的是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数量及侵入门户有关。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致病。条件致病菌只在特定条件下致病,如有伤口可以允许细菌进入血液,或者免疫力降低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也是正常菌群,常可以存在于体表皮肤,鼻腔而不引起疾病,但可以潜在引起皮肤感染肺炎(pneumonia),脑膜炎(meningitis)败血症(sepsis)

致病菌造句

在食品生产链条各环节存活致病菌状况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迄今为止,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致病菌是如何通过释放毒素或者刺激免疫系统的方式影响大脑的。
麻风杆菌是第一个被认为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致病菌,由挪威人——阿莫尔·汉森(上图)发现。
这项研究给了研究人员研究其他一些学科的启示,例如动物传播疾病,动物的活动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致病菌的传播。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表明在肉加工厂中有高度丰富的原生生物种群,并且这些种群中包括那些著名的食源性致病菌。
对低级抗生素无意识的滥用为耐抗生素致病菌的滋生创造了绝佳的环境。
有时候,消费者们需要采取一些自主行为来避免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一类的食源性致病菌。
这些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新生霉素等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肤和多粘菌素已经产生耐药性。
这些纳米级的传感器将沿着血流漂流,直到它们遇到有毒化学物质或致病菌。
科学家测出了伤寒致病菌的基因组序列,他们说这一举措可能改善这种疾病的诊断和追踪,而且可能帮助新的疫苗接种策略。
然而科赫后来发现,一些健康的人能毫无症状地携带某种特定致病菌,而且一些人暴露于狂犬病菌却依然没有患上狂犬病。
致病菌能钻过我们制造出来药物的一个个漏洞并不断进化,这多亏了我们自己对药物的错用滥用。
这次疫情的致病菌从未在任何动物体内检出,所以很可能它是从环境中直接进入人体。
致病菌潜伏时期:当索赔者诉讼他们因今晨所吃的汉堡使他们生病的时候,他们通常已经神志不清了。
他因为细菌感染患了一场发热,但是药物对致病菌的作用不大。
根据致病菌潜伏期,这个人午餐不太可能是他疾病的源头。
猪链球菌是引起越南成人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并且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可能如此,但这种可令人致残的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视了。
我们认为从扁桃体表面获得的咽拭子培养并不能总是显示扁桃体真实的致病菌。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
支原体是引起不育的致病菌之一。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10
五笔: GCF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词

(1)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词

(1) 情趣;兴致

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容词

(1)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英文翻译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梅县腔] zi5 [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i5 [宝安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triih/tyhţi
bìng [bing]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GMW
五行:
仓颉: KMO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动词

(1)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英文翻译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ng6 b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5 [客英字典] piang5 [台湾四县腔] piang5 [梅县腔] piang5 [海陆丰腔] p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4 [陆丰腔] piang6 [宝安腔] piang3 [东莞腔] p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命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bʰĭɐŋbiengh/byanq
jūn,jùn [ju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LTU
五行:
仓颉: TWHD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2) 组成裂殖菌纲的一大类微小植物中的任一种 。如:细菌

(3) 另见 jùn

jùn

名词

(1) (形声。从艸,囷( qūn)声。本义: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同本义 。如:菌芝(即灵芝);菌阁(形如菌状之阁);菌蟪(朝菌和蟪蛄);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

(2) 另见 jūn

英文翻译

mushroom; germ, microb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iun3 [客英字典] kiun2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宝安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iun2 kiun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东莞腔] k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殞眞B合上聲合口三等眞Bgynx/gwyyngʰĭw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