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棋
词语释义
臭棋
(1) 不高明的棋术和着数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 poor move in chess] 不高明的棋术和着数臭棋篓子 指棋艺水平低下(贬称)。有时通常指棋手由于疏忽,下了一子(或者走了一步)败招棋。
臭棋的网络释义
臭棋
臭棋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òu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本义:闻气味)(2) 气味之总名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
其臭如兰。——《易·系辞传》
巽为臭。——《易·说卦》
鼻欲綦臭。——《荀子·王霸》。注:“臭,气也。”
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荀子·正名》
(3) 难闻的气味
惠公改葬 申生,臭彻于外。——《国语·晋语》
(4) 又如:臭不 可当(极言其臭);臭短臊长(各种污言秽语);臭皮囊(肉体;躯壳)
(5) 香气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
形容词
(1) 惹人厌恶 。如:臭幺(臭架子);臭老鼠(惹厌的人)
(2) 腐败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中》
动词
〈方〉∶失效 。如:打了一枪,没想到子弹“臭”了,没有过火
副词
(1) 表示程度很深 。如:臭打一顿;臭骂一通
(2) 另见
xiù
名词
(1) 气味的总称
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
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红楼梦》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
(2) 又如:乳臭;臭味(气味;比喻志趣;比喻同类);臭败(气味败坏)
动词
(1)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荀子·荣辱》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5 [宝安腔] cu5 ciu5 [海陆丰腔] chiu5 [客英字典] chiu5 [台湾四县腔] cu5 [陆丰腔] chiu5 [东莞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cu4 [梅县腔] chu5 chiu5
◎ 潮州话:cau3 hiuⁿ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臭 | 尺救 | 昌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tɕʰĭəu | chjuh/tco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棊,博棊也。——《说文》
五簙或谓之棊。——《方言》
故行棊者。——《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
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
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 舜以 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博物志》
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棋枰(棋盘);棋子(一种干粮);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动词
下棋 。如:棋功(下棋造诣);棋仙(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棋名(棋艺卓越的名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陆丰腔] ki3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宝安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