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芗

shān xiāng [ shan xiang]
繁体 羶薌
注音 ㄕㄢ ㄒ一ㄤ

词语释义

1.同"膻芗"。 2.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

词语解释

  1. 同“ 羶薌 ”。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赤足络绎来,大盘荐膻薌。”

引证解释

⒈ 同“羶薌”。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

清黄遵宪《番客篇》:“赤足络绎来,大盘荐膻薌。”

膻芗的网络释义

膻芗

  • 膻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xiāng,同“ 羶芗 ”。
  • 汉字详情

    shān,dàn [shan,dan]
    部首: 444
    笔画: 17
    五笔: EYLG
    五行:
    仓颉: BYWM
    四角: 702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亶( dǎn)声。本义:羊臊气)

    (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

    (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

    (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

    (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6) 有膻味的兽肉

    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

    (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8) 通“馨” 。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

    (9) 羊油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

    英文翻译

    a rank odor; a technical term from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center of the ch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z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2 [台湾四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ʰɑndanx/daan
    xiāng [xiang]
    部首: 301
    笔画: 6
    五笔: AXTR
    五行:
    仓颉: TVVH
    四角: 44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谷香

    芗,谷气也。——《说文新附》

    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礼记·曲礼下》

    炷芗于手项以送公葬者凡百余人。——《司马温公神道碑》

    (2) 用以调味的香草

    雏烧,雉,芗无蓼。——《礼记》。郑玄注:“苏荏之属也。”

    (3) 又如:芗脯(把猪羊放在小鼎中烹煮,使它香美)

    英文翻译

    fragrant smell of grain; aromatic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