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贴

yāo zhuī tiē [yao zhui tie]

词语释义

腰椎贴贴是以背衬层、医用树脂,主体层(天然植物提取物、辣椒精、甘油、渗透剂、芳香油、二甲基亚砜等)及医用非织造布等物质组成的膏贴,贴敷于医用胶带基材上组成。

汉字详情

yāo [yao]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S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MWV
四角: 712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2) 同本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

(3) 又如:腰板(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势而言。亦借指体格);腰腿(腰部和腿部的活动能力)

(4) 肾脏的俗称 。如:猪腰

(5) 指所穿衣服在身体的腰部的部分 。如:裤腰

(6)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如:我腰里还有些钱

(7) 指某物的中部或中间部分

半山腰

(8) 又如:腰房(两进院子中间的房子);腰封(束在礼品中间的绢带,上面写明送礼者和收礼人的名号);腰门(中门);山腰;锅炉炉腰

(9) 驿站 。如:腰站;腰顿

动词

(1) 佩在腰上

腰白玉之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腰金衣紫(腰挂金印,身穿紫袍,指做了大官);腰舟(古人以瓠系在腰间,用以渡水,谓“腰舟”);腰佩(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腰扇(古代佩在腰间可以折叠的团扇);腰袱(系在腰间的包袱。多用以藏钱)

英文翻译

waist; kidney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1 jau1 [东莞腔] jau1 [沙头角腔] jau1 [客英字典] jau1 [海陆丰腔] rau1 [梅县腔] jau1 [宝安腔] jau1 [陆丰腔] j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霄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qjeu/ieuʔĭɛu
zhuī,chuí [zhui,chu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WY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G
四角: 40915

详细解释

chuí

名词

(1) (形声。从木,隹( zhuī)声。本义:槌子,敲击的器具)

(2) 捶击的工具。后亦为兵器

椎,所以击也。——《说文》

椎,棒椎也。——《广韵》

杼上终葵首。——《考工记·玉人》。疏:“终葵,椎也。”

(3) 又如:椎拍(用椎拍击);椎斧(椎和斧);椎凿(槌子和凿子);椎锻(锤子和打铁用的砧石);椎额(额头突出如椎);椎塘(臼)

(4) 椎髻。盘在头顶上的一种椎形高髻 。如:椎髫(满族人留的发辫);椎结(将头发编束成锥形的髻);椎头(椎形发式)

动词

(1) 用椎打击

椎,击也。——《说文》

五日一椎牛。——《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椎秦始皇博浪之中。——《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椎楚(杖刑);椎牛(击杀牛);椎坐(捶击坐具);椎秦(椎击秦皇)

(3) 泛指重力撞击 。如:椎冰(砸冰);椎破(击破;砸破);椎胸跌足(椎胸顿足)

(4) 杀 。如:椎埋(杀人而加以掩埋);椎埋穿掘(杀人埋尸,发冢盗墓)

形容词

(1) 朴实 。如:椎拙(质朴无文。不加修饰);椎轮(无辐的车轮。比喻事物的创始)

(2) 迟钝 。如:椎鲁(愚昧落后;愚钝);椎钝(愚钝);椎愚(愚笨)

(3) 另见 zhuī

zhuī

名词

(1) 椎骨

三椎下间主胸中热。——《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

(2) 又如:胸椎;腰椎

(3)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椎,木名。似栗而小。——《集韵》

(4) 另见 chuí

英文翻译

hammer, mallet; vertebra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z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i2 [海陆丰腔] chui2 [梅县腔] chui2 [宝安腔] cui2 [客语拼音字汇] cui2 zui1 [台湾四县腔] c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追脂B合平聲合口三等脂Bdryi/dwyɖʰwi
tiē [tie]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MH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OYR
四角: 718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占声。本义:典当)

(2) 同本义

民日贴妇卖儿。——《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贴钱(典钱;质钱);贴典(典质;典押);贴子(典押儿子)

(4) 贴补。补偿,补益 。

(5) 如:贴夫(供生活费的姘夫);津贴;贴赠(要民补贴漕运亏损);贴润(津贴;贴补);贴赔(贴补赔偿);贴截银(赠贴漕截的银两);贴费(贴补耗费);贴纳(贴补交纳)

(6) 粘附;附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李贺《马诗》

无不平帖石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贴落(室内四壁张或悬挂的字画等陈设);贴边;贴花;剪贴资料;贴标语;贴在墙上;贴挂(张贴悬挂);贴例(贴出的条例)

(8) 切近,挨近

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9) 又如:贴恋(怜惜,体贴);贴怪(为男女搞不正当关系进行撮合);体贴;贴身(泛指亲近的人);贴心;贴衬(垫衬);贴脸(脸和脸相贴);贴靠(挨近;靠拢);贴邻(近邻;隔壁邻居)

(10) 不准入场。科举考试中,考生犯规被用蓝笔书其姓名、事故,贴出场门之外,不准入试。当时习惯简称“贴”

出了场来,自道头一个就是他贴出,不许进二场了。——《初刻拍案惊奇》

名词

(1) 补偿费 。

(2) 如:米贴;房贴

(3) 靶心

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金史》

形容词

(1) 通“帖”。适合,妥当 。

(2) 如:贴妥(妥当、适当);贴谱(合乎准则或实际);贴调(合拍。不走调);贴意(贴心,合意);贴理(合乎情理)

量词

(1) 膏药的一张 。

(2) 如:一贴膏药

英文翻译

paste to, stick on; attach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tip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