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窍
繁体
腥竅
注音
ㄒ一ㄥ ㄑ一ㄠˋ
词语释义
禽类的下窍(生殖腔)。
词语解释
禽类的下窍(生殖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用鹅、雁、鸡、鸭、鶬、鳵、鳧、雉、兔、鸽、鶉、生鱼,皆得作。乃浄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
引证解释
⒈ 禽类的下窍(生殖腔)。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用鹅、雁、鸡、鸭、鶬、鳵、鳧、雉、兔、鸽、鶉、生鱼,皆得作。乃浄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
腥窍的网络释义
腥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腥气,泛指肉鱼、类及油脂的臭气味
腥臊并御。——《楚辞·屈原·涉江》。注:“臭也。”
王之厨馔,腥蝼不可飨。——《列子·周穆王》
水居者腥。——《吕氏春秋·本味》
扁地腥云。——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这碗鱼汤有点腥;腥腻(腥气油腻);血腥;腥臭;土腥气
(3) 病猪肉中像星或米粒的息肉
豕盲眡而交睫,腥。——《周礼·内饔》
(4) 通“胜”。生肉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论语·乡党》
膳膏腥。——《礼记·内则》
胖如脯而腥者。——《周礼·内饔》郑注
(5) 荤腥,带腥气的食物 。如:他从不沾腥;腥腐(腥臭腐败之物);腥膏(腥荤肥腻的食物);腥血(荤腥)
形容词
(1) 丑恶
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书·酒诰》
(2) 又如:腥德(丑恶的品德);腥闻(丑恶的名声或恶名远播)
(3) 生 。如:腥生(生的鱼肉等食物);腥鱼(生鱼);腥鲜(水产动物)
英文翻译
raw meat; rank, strong-smel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iang1 sen1 [客英字典] siang1 sen1 [海陆丰腔] siang1 sen1 [东莞腔] siang1 [宝安腔] s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g1 xiang4 [陆丰腔] si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iang1 sen1 [客英字典] siang1 sen1 [海陆丰腔] siang1 sen1 [东莞腔] siang1 [宝安腔] s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g1 xiang4 [陆丰腔] s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星 | 桑經 | 心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sieŋ | se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穴,巧声。本义:孔,洞)
(2) 同本义
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窍穴(洞穴;窟窿);窍隙(孔洞;缝隙);窍星(小洞);窍坎(洞穴);窍窦(孔穴);窍凿(洞穴);窍木(中空之木)
(4) 指耳鼻目口等器官之孔 。如:七窍流血;上窍;下窍;七窍;九窍;窍牖(指九窍)
(5) 比喻事情的关键或要害 。如:窍窦(窍门);窍奥(关键,要害);窍要,窍眼(关键;要害);窍诀(诀窍)
英文翻译
hole, opening, aper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hiu3 kiu3